一位全國音樂教育論文大賽評委關于論文評選的感想
作者:yh@csmes.org
這周主要做了兩項和論文有關的工作:一是參加了安徽省教育學會2007年教育教學論文(音樂學科)評選活動;二是去安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參加教育碩士研究生畢業(yè)論文答辯會。
省教育學會一共交給我48篇論文,要求一等獎的比例不得超過10%,那也就是5篇了??墒堑任乙槐榭赐辏杏X本次論文的寫作整體水平普遍較低,能達到一等獎水平的不足2篇。很多論文還停留在寫“教學經(jīng)驗總結”的水平上,感覺是只有“血肉”,沒有“骨架”,有實踐的內(nèi)容但缺乏凝練與理論提升的能力。
去師大參加碩士研究生畢業(yè)論文答辯會,存在一個普遍的現(xiàn)象:就是大而空。文章看似深奧,其實概念性的內(nèi)容占大多數(shù)。感覺是只有“骨架”,沒有“血肉”,有理論的支撐但缺乏實踐內(nèi)容的充實。對比一下一線教師與碩士研究生的論文,這樣的現(xiàn)象真是令人深思。問題出在哪里呢?問題出在我們有些老師平時只注意音樂技能的練習但不注意練筆,不注意積累與總結,缺乏對理論的學習。為了評職稱不得已匆忙“湊合”一篇來參選,結果往往是拿不到好的獎次。
在這里我想給我們的音樂老師提幾點論文寫作方面的建議,供大家在今后寫論文時作參考:
1、要注意選題:謹記要“由小到大,大小并重”這樣一個選題原則,最好是“小題大做”。
2、要編寫大綱: 是指確定論文的主題、內(nèi)容和結構,考慮論文的層次、結構、邏輯聯(lián)系等。將自己前期的研究構思及材料調(diào)配,用簡潔的語言符號形式記錄下來,可以幫助我們理順思路、固定論文結構,為論文寫作和修改提供依據(jù)。當提筆擬寫提綱以前,還要在原來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論題的進一步具體分析、思索,將如何闡述自己的觀點、如何安排自己的材料進行論證、論文分幾個部分等等認真考慮透徹,做到心中有數(shù)。
3、要注意論文結構:是指論文內(nèi)部的組織構造,結構合理是論文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我們把文章比作一個人,那么,主題是人的靈魂,材料是人的血肉,而結構就是人的骨架,它們?nèi)呤窍嗷ヒ来娴?,沒有靈魂無異于行尸走肉,沒有血肉就是一堆空架子,沒有骨架則血肉無所依附、靈魂無所寄托。當然雖有骨架但不完整、堅實,也不能成為完美的人。
愿我們音樂老師論文寫作水平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