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走班——口風琴的教學探究與實踐
3. 分層教學,以舊帶新。經(jīng)過這幾年藝術走班的探索,各個班都有新學員和舊學員,筆者會根據(jù)每位學生的基礎,分層次地進行教學。對于新的學員,將要求降低,在他們學會簡單的“do、re、mi”三音練習曲后,再逐漸練五音或更多音的練習曲,甚至短小、簡單的歌曲。也會讓新學員之間相互競爭,最先完成任務的可以加幾顆進步星,后完成的依次遞減,每一次取得進步都會給予鼓勵,以此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對于新學員我會要求他們在課后或家里每天不少于半小時練習,遇到老是吹不好的地方可請教老師或舊學員。這樣,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新學員之間也出現(xiàn)了層次,這時再次根據(jù)一定的標準把新學員的個性差異和接受水平進行認知能力分層、情感狀況分層、技術水平分層等,每一層次的學生可自由搭配成若干個小組,由舊隊員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各自認教輔導一個小組。對于舊學員,他們不但能輕松地完成課堂上的吹奏作業(yè),且有著極大的信心。在新隊員初學階段,為了不冷落舊隊員,筆者就適時提供一些難度較大吹奏曲,使其獲得更高的發(fā)展。另外,還運用“一幫一”“一幫多”的方法,讓舊學員認教輔導新學員,這樣既不耽誤課堂時間,也不會讓舊學員覺得枯燥無聊,還調動了積極性,學習起來比較輕松。一旦完成現(xiàn)有目標,再根據(jù)新的要求重新分層,制定更高要求目標,使得新舊隊員不斷得到發(fā)展。
三、注重培養(yǎng),陶冶情感情趣
音樂是一種情感表達,人們可以透過音樂來宣泄情感,疏導情緒。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有什么樣的情感就有什么樣的音樂,有什么樣的音樂就能激起什么樣的情感。柔美、慢速、稍弱的音樂使人心境平和,激烈、快速和強勁的音樂使人心情激動,而低沉下行的音樂會使人憂傷。人們常常用音樂來表達自己情感,教師在備課時要把培養(yǎng)情感的目標制定明確,有利于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完成。
1. 以景激情。教師運用動情地演唱、演奏,生動有趣地講解,結合直觀形象的多媒體教學等手段,都能啟發(fā)學生對音樂中美的因素的鑒賞力和表現(xiàn)力。例如,教《牧場上的家》這首歌時,通過富有情感的歌聲把學生帶入音樂情景之中,感受歌曲中蘊涵著對家鄉(xiāng)的依戀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再讓學生說說對這首歌曲的感受,然后通過老師富有感染力的言語去詮釋“家”的可愛、“家”的樂趣。最后由老師用樂器深情地演奏,讓學生感受歌曲中豐富的情感內涵。還有就是在學每首作品之前,先了解其創(chuàng)作背景、風格、特點、表現(xiàn)形式,領悟了思想內容和感情特點,演奏起來才能真正領略到藝術的魅力。另外,在音樂藝術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能夠生動直觀地表現(xiàn)歌曲所描繪的美麗自然風光、多彩的活動場景,使學生的情感受到激發(fā)而產(chǎn)生共鳴。又如,教《鄉(xiāng)間的小路》歌曲時,在幻燈映出的“鄉(xiāng)間、小道、牧童、老牛”背景下,然后播出歌曲的演唱錄音,這樣把學生置身于有聲有色、有情有景的藝術氛圍里感受其美。
2. 琴唱結合。琴唱結合——就是把唱歌融入口風琴教學中,這樣的教學方法對于新曲目學習非常有效。學生把樂器平放桌面,先不用吹管,而是采取手彈口唱的方式,這樣不知不覺學生就熟悉了旋律,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另外,把唱歌融入口風琴教學中,不僅讓學生對歌曲的曲調熟悉,而且對歌曲的內容和情感表現(xiàn)也能很好掌握。就像演唱歌曲一樣,指引學生先理解、再用情、再演繹出自己的不同特點。因為學生在吹奏時,只會關注自己吹出來的音對不對,很少注意到樂句氣息的變換以及歌曲情感的表現(xiàn)。引導學生運用歌唱時的狀態(tài)、感覺吹奏口風琴,就可以幫助學生透過氣息、力度、速度、情感等變化來獲得美好的音色,就能把握好音樂的樂感和旋律的起伏流動,很好地解決音樂的情感性,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表演力。例如,教學《送別》時,先讓學生演唱旋律和歌詞,演唱時要求聲音柔和,吐字圓潤,隨著旋律的進行慢慢吐出,氣息要較深的控制力。吹奏時,要求學生注意氣流的松緩、旋律的連貫流暢。然后,通過速度和力度的對比變化,表現(xiàn)出離別時的惆悵和不舍之情,準確地表達樂曲的情感。琴唱結合還可以調節(jié)課堂氣氛,采取分組形式進行,一組吹奏,一組唱,交替進行,學生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