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口風琴演奏教學“翻轉課堂”實踐研究——以小學三年級為例

作者:合肥市六安路小學中鐵國際城校區(qū)?方玲玲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24-07-17   點擊:

  摘要:演奏教學是小學音樂課程的重要內容,是音樂素養(yǎng)達成的重要途徑,但目前在音樂課堂中還較為薄弱。“翻轉課堂”可以拓寬課堂演奏教學的空間和時間,大大提高教學效果。本文深入剖析了演奏教學中的困境及其根源,探索出演奏教學“翻轉課堂”文本、微課、伴奏等資源的開發(fā),落地實施“三個模塊”“六個環(huán)節(jié)”,以實現(xiàn)教學模式、資源開發(fā)、落地實施的有機統(tǒng)一,促進學生演奏能力和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

  關鍵詞:翻轉課堂;口風琴;演奏教學;資源開發(fā);實施策略;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給傳統(tǒng)的學校教育教學方式帶來了很大的沖擊。隨之,不受空間和時間限制的線上教學被廣泛運用于我國的大中小學。然而一段時間過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缺乏監(jiān)管和互動的情況下,學生年齡越小,線上教學效果也越差。在返校復學后,鑒于線上教學的優(yōu)缺點,結合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勢,很多學校開始嘗試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1)本文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安徽省電教課題“線上線下融合模式的小學生演奏能力提升研究”的實踐,針對“翻轉課堂”在小學生演奏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提出實踐策略。

  一、深度思考,演奏教學“翻轉課堂”實際問題

  (一)演奏教學現(xiàn)狀調查

  為了了解本區(qū)域小學音樂課堂中演奏教學的基本情況,筆者對合肥城區(qū)的小學生(含家長)和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本次問卷共收到6352名小學生(含家長)及179名音樂教師的電子答卷。調查結果顯示:80%以上的孩子進入小學后對器樂演奏充滿興趣,約25%的小學生正在校外進行器樂演奏學習,約60%以上的小學生表示音樂教師沒有在課堂中進行過演奏教學;90%以上的小學生家長支持孩子在學校課堂中進行器樂演奏學習。約95%的音樂教師認為演奏是音樂課堂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約55%的音樂教師認為器樂演奏課堂班額大、組織難,約35%的音樂教師認為不能有效監(jiān)督學生練習是阻礙演奏教學的重要原因,還有近10%的音樂教師對自身演奏教學能力不自信。由上述數據分析得出:從家長的角度來看,他們對學校演奏教學是支持的;從學生的角度來看,他們對器樂演奏學習是有興趣的;從教師的角度來看,他們一方面能認識到演奏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受班額大、組織難、學生基礎參差不齊、自身專業(yè)能力不足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教師在傳統(tǒng)課堂中教授演奏的頻率較低,教學效果不甚理想。

  (二)演奏教學“翻轉課堂”亟待解決的問題

  “翻轉課堂”是混合式學習中的一種模式,也是當今國內外中小學運用較為廣泛的一種信息化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旨在學習一門課程或科目時,學生在校外參與在線學習,然后在實體學校里參加由教師面對面指導的練習或項目。(2)

  從理論上來說,“翻轉課堂”在小學生演奏教學中是有明顯優(yōu)勢的,不僅能拓寬演奏教學的空間,還能延長學生演奏學習與練習鞏固的時間。但在實踐操作中,教師經常會遇到兩種問題:一是“教什么”的問題。目前,國內使用的小學音樂教材中關于演奏的內容不夠系統(tǒng),沒有現(xiàn)成的配套演奏教學資源。因此,大多數音樂教師很難把握演奏教學的“度”,導致在實際教學中具有隨意性,教學效果不甚理想。二是“如何教”的問題。當有了系統(tǒng)的演奏教學資源時,一些音樂教師會簡單地把學習資源打包發(fā)給學生練習,而沒有在過程中給予指導、調控,導致學生學習效果不佳。

  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翻轉課堂”在演奏教學中的優(yōu)勢呢?首先,必須開發(fā)出系統(tǒng)的演奏學習資源;其次,充分利用資源,厘清線上與線下的關系,張弛有度地落地實施。

  二、資源開發(fā),演奏教學“翻轉課堂”充分準備

  口風琴具有音色優(yōu)美、攜帶方便、價格適中、操作簡單等特點,是小學生課堂器樂演奏教學的最佳選擇之一。于是,筆者所在學校選擇了口風琴作為三年級音樂課堂演奏樂器。在實踐中,我們系統(tǒng)分析了音樂教材,以及口風琴演奏的基礎知識、基礎技能,結合三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從文本、微課、伴奏三方面開發(fā)出系統(tǒng)的演奏學習資源,為演奏教學“翻轉課堂”實施做好充分的準備。

  (一)文本資源開發(fā)

  文本是演奏教學的基礎資源。文本資源開發(fā)解決的是三年級口風琴演奏教學“教什么”和“學什么”的問題。第一,文本架構設計??陲L琴演奏文本設置為上、下兩篇,上篇為口風琴演奏實踐篇,下篇為口風琴演奏舞臺展示篇。其中,實踐篇包括1個預備單元和12個實踐單元。每個單元都包括音樂理論知識、演奏知識、練習曲、作品演奏、班級合奏和鞏固作業(yè)六塊內容。舞臺展示篇共包括16首舞臺演奏作品,每首作品均附有曲目介紹和演奏提示。第二,文本內容編排。即梳理口風琴基礎教學涉及的相關演奏知識和音樂理論知識,結合三年級學生實際水平進行循序漸進的編排。一方面,選取三年級音樂教材中所有適合口風琴演奏的歌唱和欣賞曲目,進行適當改編和編配,作為獨奏和班級合奏的內容;另一方面,從一二年級教材中選取三年級學生已學曲目,與口風琴演奏知識、樂理知識進行搭配,編排出由易到難的系列練習曲。第三,文本美化設計。針對三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實際情況,注重文本的美工設計,采用兒童喜歡的色彩和圖案進行裝飾,以可愛的卡通動物形象作為學習“小向導”,讓學生從視覺上就能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由此可見,我們的口風琴演奏教學文本資源體現(xiàn)了“三個結合”和“一個原則”。所謂“三個結合”,一是與音樂教材相結合:文本中所有的作品內容都來自音樂教材,并與三年級歌唱、聆聽等學習內容基本同步,便于實際音樂課堂的實施。二是合作與自主相結合:在實踐篇中,既有作品演奏板塊,又有班級合奏板塊,學生不僅可以獨自進行口風琴演奏,還可以小組或班級為單位進行合作演奏;在舞臺展示篇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或喜好自主選擇曲目進行演奏,以滿足不同學生對演奏學習與展示的分層需求。三是線上線下相結合:每個單元都附有相應的二維碼,里面有配合文本學習使用的微課視頻資源。“一個原則”即循序漸進原則:充分考慮學生學習與認知的規(guī)律,按照演奏技能和音樂理論知識由易到難、螺旋上升的順序進行編排,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演奏水平。

  (二)微課資源開發(fā)

  微課是“翻轉課堂”線上學習的主要資源,即依據文本資源內容,以視頻為載體,站在三年級學生的角度,圍繞演奏教學的知識點或者針對作品演奏進行示范講解。首先,確定微課版式。設計統(tǒng)一的動態(tài)封面,統(tǒng)一的動態(tài)封底,以及統(tǒng)一的錄制背景。其次,確定微課內容。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fā),堅持“小步子”原則,進行內容設計。微課類型包括兩種:一是針對單個音樂知識點或口風琴演奏技巧,制作3分鐘以內的知識與技能微課,內容包括新知識講解、練習要求、學習鞏固等方面。二是針對具體演奏作品的講解和示范,制作5分鐘以內的作品演奏示范微課。三是制作微課二維碼。為了便于學生在家中進行線上學習,可將每個微課視頻生成二維碼放在文本相應知識點或作品的旁邊,只要家長拿出手機掃一掃,就能給孩子下載口風琴演奏學習的視頻資源。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