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視野下的舞蹈藝術課程改革
摘要:現(xiàn)如今,由于新課標的不斷落實,大家逐漸意識到了音樂、舞蹈這些藝術類課程的重要性。舞蹈藝術不僅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習者提升身體的柔韌度和協(xié)調度,放松情緒,使之能夠更加平和地去面對身邊發(fā)生的事情,而且還十分有助于文化藝術的傳承和發(fā)展。為了能夠落實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很多學校都深化了藝術類課堂的教學目標。舞蹈藝術課程對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審美情操、藝術教養(yǎng)等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是幫助學生完善人文素養(yǎng)和藝術能力的重要課程。
關鍵詞:多元化視野;新課程標準;舞蹈藝術課程;
當下我國的中小學教育正在從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模式轉變?yōu)樘嵘龂窬C合素質的教育模式。這種新教育模式的本質是要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立體化發(fā)展。舞蹈和音樂這兩種藝術類課程相對于其他的學科來說,綜合性和靈活性很強,是學生比較喜歡的。因此在多元文化視野下,教育機構必須要重視提升舞蹈藝術課堂的教學水平,才能夠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合理健康發(fā)展,幫助其更好地融入社會這個大家庭中。
一、舞蹈藝術課程改革的研究背景
(一)時代發(fā)展的要求
新時代背景下,社會對學校的教育工作提出來的標準和要求越來越高,而舞蹈作為校園學習過程中比較重要的一門藝術類課程,對于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藝術能力提升具有關鍵的作用[1]。因此,學校的舞蹈藝術教育,不僅要傳授學生舞蹈技能,而且還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國校園內舞蹈藝術課程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在多元化視野的影響下,必須要針對現(xiàn)階段舞蹈藝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結合時代的發(fā)展和學生的特質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二)舞蹈藝術發(fā)展的要求
所謂的舞蹈藝術課程實際上是一門研究舞蹈歷史沿革、基本理論、教育教學并且進行創(chuàng)作表演的學科,它的存在需要借助藝術教育功能進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以審美為導向,形成多層次、多維度的教育系統(tǒng)。舞蹈藝術教育的核心是舞蹈藝術審美,教育者的欣賞、體驗等實踐活動是進行舞蹈藝術學習的主要方法。老師通過有計劃、有步驟地教育學生,使其具備舞蹈藝術審美知識,掌握舞蹈藝術的基本技能和技巧,提升自身對美的感受,并且能夠通過肢體語言進行相應的表達[2]。對于學習者來說,通過舞蹈教育能夠使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康,而且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獲得提升,基于此,生活也隨之變得更有趣味和品位。
二、多元化視野下的舞蹈藝術課程改革措施
(一)促進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情感交流
在舞蹈藝術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才是真正的主體,老師必須要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夠按照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和應用。在這一過程中,老師要和學生加強彼此之間的交流,這有利于不斷完善舞蹈藝術課程教學的方式方法和內容。常見的交流方式則是課堂上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問答。所討論的問題最好是開放性的,這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動腦筋思考,對某一方面的內容加深理解,而且還能夠使學生釋放本身的天性,不被條條框框所限制[3]。我們以《孔雀舞》這支舞蹈的教學為例: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先播放一遍舞蹈視頻,讓學生去感受和模仿,然后說出來自己感覺到了什么。老師根據(jù)大家的回答,充分尊重每個人的想法,因材施教,從而更好地加強對舞蹈藝術學習方面比較弱的學生的指導。此外,老師還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去參加一些舞蹈藝術比賽,幫助學生進行舞蹈的學習和表演,最終使得學生發(fā)現(xiàn)舞蹈學習的魅力,提升對舞蹈藝術的鑒賞水平。
(二)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眾所周知,一門課程教學成功的關鍵在于采用適宜的教學方法。適宜的教學方法是保障一門課程良好學習效果的重要前提,也是幫助老師和學生共同完成學習目標的基礎性手段。在舞蹈藝術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降低相應的教學難度,使得學生更容易地了解到老師的教學目的,對自己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清楚的認知,并且能夠制造出舞蹈藝術課堂的活躍氣氛。對于舞蹈藝術的教學,老師應該在對舞蹈理論透徹講解和分析的基礎上,通過自身表演和視頻示范使得相關的動作清晰易模仿。在這一過程中老師還能夠通過手把手的教學來對每一個學生常犯的舞蹈錯誤進行糾正,激發(fā)學生學習舞蹈內容的興趣,提升整個舞蹈藝術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