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中生音樂學習消極心理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
淺談高中生音樂學習消極心理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
――一份高一學生音樂學習現(xiàn)狀調查問卷引發(fā)的思考
[摘要]:隨著高中音樂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及深入,很多音樂教師都感受到了其帶來的新氣象,但是,筆者在普通的日常教學中卻發(fā)現(xiàn),學生在音樂課中的表現(xiàn)并不盡如意,常常表現(xiàn)出一種消極應對的態(tài)度,遠未達到課堂預期效果。為此筆者在本校做了一個《高一年段學生音樂學習現(xiàn)狀調查問卷表》,從中找出了三方面消極因素產生的主要原因及四方面相應的對策。以此來完善自身教育教學水平。
[關鍵字]:調查問卷;新課程;高中音樂課;消極心理;成因;對策研究
隨著音樂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及深入,很多音樂教師都感受到了其帶來的新氣象,特別是普通高中的音樂教學,更是突破舊模式,創(chuàng)造新理念,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但是,筆者在普通的日常教學中卻發(fā)現(xiàn),學生在音樂課中的表現(xiàn)并不盡如意,常常表現(xiàn)出一種消極應對的態(tài)度,遠未達到課堂預期效果。為了能更好了解學生當前對音樂學習的現(xiàn)狀,筆者做了一個《高一學生音樂學習現(xiàn)狀調查問卷表》(附表),希望從中能夠了解這種消極心理形成的部分原因,進而找出相應的對策,更好地運用于教育教學之中。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它不是以說理的方式來傳播,而是更多地通過熏陶及感染的途徑,潛移默化地來影響人的心靈,使人享受到美的滋潤。所以,在調查表中,就對音樂的喜好度一欄全校82%的學生選擇了“喜歡”。但是,筆者又發(fā)現(xiàn)學生對現(xiàn)在這種音樂常規(guī)課堂的滿意度卻直線下降,只占全校的28%,這種情況確實和學生在課堂中表現(xiàn)出來的學習消極態(tài)度相吻合。為什么學生喜歡音樂,但又對上音樂課產生這種消極的態(tài)度呢?其實,深入研究這份調查表,你會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的形成不是某一因素影響造成的,而是一個綜合的多方面因素同時作用的結果。就此,筆者做了如下分析:
(一)、學校教育現(xiàn)狀的問題:
雖然新課程改革使得學校教育獲得了很大程度的發(fā)展,但是,學校教育內部的主要矛盾并未得到完全的解決,分數(shù)第一的觀念依然深深扎根于學校、家長甚至少數(shù)學生心中,應試教育的存在使得音樂課在很大程度上始終得不到足夠的重視。調查表顯示,高中階段以前學校音樂課開設情況中仍有41.9%的學生選擇了偶爾上上、基本不上及不清楚,問及原因,都說音樂課經常被文化課所擠占,有的學校甚至初三就不開設音樂課程。學生沒有學習音樂的機會,便會漸漸失去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從而產生音樂課上不上都無所謂的錯誤思想。所以,依然有24.1%的學生認為高中文化課學習比音樂課重要得多,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中學生音樂審美趣味的不確定性:
《中學音樂教學論新編》中寫到,中學生音樂審美趣味正處在“審美萌芽期”和“危機階段”(或者稱之為從音樂憧憬趨向成熟時期)。也就是說,處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對音樂的喜好是搖擺不定的,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隨著當代傳播媒介的迅速發(fā)展,以影視、流行音樂為代表的大眾文化直接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而處于高中階段的這些學生都非常羨慕比自己年長的青年人的行為,盲目崇拜“歌星”、“影星”的狀況非常嚴重,而與歌詞語言通俗易懂,能夠表達原始感情的流行歌曲相比,以古典音樂等藝術形式為主的課堂知識因其條件限制及理解要求高的制約,當然就得不到學生的喜歡,加之高中階段前的音樂課未打下良好的基礎,音樂知識的貧乏使學生經常在課堂上眉頭緊皺,回答問題也常常是不知所云,久而久之,便出現(xiàn)了這種不應有的消極態(tài)度。
?。ㄈ?、教師教學不當因素的影響:
教師作為課堂發(fā)動機,自身的素養(yǎng)及教育教學水平都應該達到很高的水平,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整堂課的氣氛和教學效果。學生經常反映以前學校有的教師上課呆板,嚴肅,以灌輸式的方法讓學生了解知識,他們迫切希望高中的音樂課千萬不要這樣上了。這點,調查表中喜歡什么樣的音樂課一欄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沒有一個學生選擇“教師講什么就照搬什么”。也有的老師為了課堂能更好地管理,一味要求課堂紀律,這樣,學生就會帶著一種壓抑、緊張的心情來上課,那么他們又怎么能夠對音樂課產生興趣呢?怪不得86%的學生要求輕松活潑的音樂課呢。音樂教育的核心是“審美”,這同時也要求了音樂教師自身對美的東西要非常敏感,教師感受到了美,并通過肢體、語言等反映出來,學生才能更好地感受到音樂中美的意境,更有利于教學效果的達到。
當然,以上幾點因素只是調查中顯示出來比較明顯的,其它諸如音樂教育基礎設施及器材的不完善、課外興趣小組組織的不完整等等一系列因素多多少少影響著音樂課堂的效果及學生對上音樂課的態(tài)度。要想這種狀況得以完全改變確實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我們要面對現(xiàn)實,立足自我,研究相應對策。
?。ㄒ唬⒑侠砝酶咧袑W生心理發(fā)展的特征規(guī)律:
從高中生的心理特征看,此年齡段學生正處于從青年早期向青年中期和成年期過度的時期,是人一生中最充滿生機,具有蓬勃向上發(fā)展趨勢的時期,此時的他們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周圍的一切對他們來說是新奇、富有吸引力的。所以,教師應當合理運用這種心理特征規(guī)律,從他們喜歡的或者是感到新奇的事物入手,刺激他們上課的欲望,如可用一些學生熟知的流行文化導入課堂或制作一些經典影視片段插入其中以及讓學生在課堂通過自主實踐的方式體驗音樂中的情感等方式,使我們的課堂成為一個輕松的、有意思的,而不是死板、說教式的課堂。當然,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應把握一個“度”,不能打亂原來的教學計劃及應完成的教學目標。
?。ǘ?、充分調動學生的意志和積極性因素:
高中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已經初步形成,已經具備了學習相對“難懂”的古典音樂的身心基礎。調查表顯示,認為教材內容需要改變很多的學生只占了19%,可見,學生對當前學習的教材內容并不排斥,他們對中外古典音樂學習有一定興趣是有心理基礎的,對教師來說,這些都是我們教學中可以通過啟發(fā)或引導并加以利用的積極性因素。但是,高中生在意志力、毅力等方面還未達到成人的穩(wěn)固水平,對高中音樂內容經常表現(xiàn)出“畏難”情緒,從而影響了學習興趣,音樂課畢竟是一門學科,不是單純的娛樂消遣,音樂教師必須要認識這點,不能教到最后就變成音樂播放課,所以,在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興趣及調動其積極性的同時,還要重視意志因素的互補作用,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持久。
?。ㄈ?、切實做好課堂評價體系以激勵學習興趣:
評價作為教學活動的最后一環(huán)節(jié),評價的得當與否對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及日后的發(fā)展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新課標下的音樂課學習不能只關注結果,由于學生的差異性是非常大的,每個學生擅長的部分也不一樣,如果教師最終憑一張試卷或其他某一方面就對學生進行了評價,那將會大大削弱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更談不上陶冶積極向上的高尚情操。所以,切實做好課堂評價體系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平時可以制做一些課堂記錄評價表,通過自評,互評、他評的方式,對學生每堂課的表現(xiàn)情況做一個詳細記錄,刺激學生自主思考,展現(xiàn)每位學生自身魅力,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應注意評價方法,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應當正確引導,不要隨意予以評價。
(四)、提升教師修養(yǎng)及綜合素質:
教師,是人才的培育者和造就者,肩負著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首先應當具有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沒有私欲,主要表現(xiàn)為熱愛每一位學生。任何學生都是我們的教育對象,必須把培養(yǎng)學生、促進每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作為一切教育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其次,教師應具有過硬的專業(yè)技能及有效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對教師產生信任感及認同感,有利于更好展開教育教學工作。最后,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還必須能夠終身學習。教師的勞動是為社會未來發(fā)展做準備的,所以教師須不斷完善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的素質保持在比較高的水平上。試想,一個音樂教師如果沒有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沒有過硬的專業(yè)技能,并滿腦充滿私欲,學生怎能對音樂課產生興趣?所以現(xiàn)在看來,提升音樂教師的修養(yǎng)及綜合素質是非常有必要的。
總之,新課程改革給學校音樂教育帶來了新曙光、新希望,它就像一棵幼苗,正在茁壯成長,不論我們愿意與否,都將會面臨新的困惑和矛盾。讓我們共同迎接挑戰(zhàn),把新課程下的高中音樂教育養(yǎng)育成一棵參天大樹吧!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2、《中學音樂教學論新編》曹里,繆裴言主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