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閩南童謠融入小學歌唱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以福建省廈門地區(qū)為例

作者:廈門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高燕真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1-01-31   點擊:

  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引導并影響整個音樂教學的全過程。教師個人對閩南音樂文化、閩南童謠的了解和認識程度,會直接影響其對閩南童謠傳承的意識。熟能生巧,興趣激發(fā)熱情,沒有對閩南文化的了解途徑,就不能對其熟悉和認知,只有建立在了解、熟悉、認識的基礎上才能激發(fā)興趣和熱愛。通過師生問卷調(diào)查和訪談我們發(fā)現(xiàn),多數(shù)教師都能認識到民族文化的傳承價值,對閩南童謠的學習興趣較高,其中97.75% 的教師表示愿意學習閩南童謠。但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54% 的教師表示教學受到自身對閩南文化認識局限的影響,缺乏這方面的知識與培訓; 75.6% 的教師表示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在準確發(fā)音方面面臨困難,缺乏語言方面的指導。

  此外,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存在缺乏有效教學策略方面的困惑。在教學層面上,教師的認識和個人素養(yǎng)、教育教學的觀念、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運用,以及課堂教學的管理手段與方法都將直接影響閩南童謠融入小學歌唱教學的有效實施,因此上述問題值得關注。

  學生作為教學的重要一方,與教師存在平等的關系,而教師的“教”最終是要體現(xiàn)在學生的有效學習方面。在對學生的調(diào)查問卷中我們發(fā)現(xiàn),92%的學生表示對閩南童謠比較感興趣。由于廈門地區(qū)外來子女居多,他們雖然聽不懂閩南話,但對閩南童謠表現(xiàn)出興趣和學習意愿的占74%。在這一群體中,20% 的學生表示是通過家庭、社區(qū)、學校的閩南文化活動了解并喜歡閩南童謠的,43% 的學生是從音樂課堂、社團興趣課中獲取閩南童謠方面的信息。在有關教材內(nèi)容的調(diào)查中,31% 的學生表示較為喜歡,47% 的學生表示教材內(nèi)容的趣味性不夠。

  由此可見,良好的文化氛圍、細致的課程指導、有效的教學以及閩南方言的培訓,是激發(fā)學生學習閩南童謠的關鍵所在。

  三、閩南童謠融入小學歌唱教學的對策

  (一)教材層面增量提質(zhì)

  要使閩南童謠融入小學歌唱教學,首先應該解決閩南童謠教材的問題。我們需要廣泛和大量收集閩南童謠方面的資料,才能更好地去了解、熟悉、認識、選擇。這需要通過走訪、了解和整理,以及采訪民間藝人、村民老人等方式獲取相關閩南童謠材料,并依據(jù)歌曲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進行作品分類。教材內(nèi)容的選擇與編寫是直接影響閩南童謠能否有效融入小學歌唱教學的關鍵,沒有優(yōu)秀的作品,就很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在大量收集、整理相關閩南童謠的材料之后,在量上提質(zhì)就尤顯關鍵和重要。

  在選擇作品時,我們需要關注其內(nèi)容是否健康、積極向上且具有教育意義,題材是否豐富多彩,表演形式是否適合學生年齡段的特點,此外還要考慮作品是否適合學生的音域,等等??傊褪且?a href=http://qzxapp.cn/jihuazongjie/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計劃、有步驟地,剔除不適合學生學習的“灰色”不健康的童謠作品,將健康的、有教育意義的、朗朗上口的、適合學生音域的作品納入教材中。此外,考慮教學課時的限度,建議以不增加教師實際音樂教學工作量為前提,每個年級遴選適合學生演唱的閩南童謠二至三首作為補充教材,并備注資料來源、作品背景和推薦理由,便于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參考。

  (二)加大方言培訓力度

  閩南童謠要想真正融入小學歌唱教學,還需要改進師生的意識觀念和行為觀念。我們可以通過走訪、調(diào)查、參與閩南童謠文化的活動,創(chuàng)設閩南童謠文化的氛圍,使師生耳聞目染,從了解到熱愛,進一步認識閩南童謠所承載的閩南文化傳承的內(nèi)涵與意義,從而改進師生對閩南童謠的認知與傳承的意識觀念。而針對師生對閩南方言不熟悉的情況,可以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邀請相關專家進行閩南文化、閩南童謠的講座;充分利用本地區(qū)閩南語的專家資源,邀請閩南語測試員依據(jù)閩南方言的教材進行培訓。同時以區(qū)域、片區(qū)為單位,通過教師之間的學習、互幫互助,加強閩南語正確發(fā)音的學習。

  (三)優(yōu)化閩南童謠歌唱教學的策略

  廖乃雄先生在《論音樂教育》一書中提倡要立足本民族和音樂的母語教學,建議在民間音樂豐富多彩的中國,應當結合每一個民族地區(qū)的方言,編創(chuàng)漢語童謠等音樂教材。② 閩南童謠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形式簡短,詼諧幽默,并具有獨特的音樂教學功能,是其他音樂素材所不能代替的。在閩南童謠的教學中,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記憶學習,更應該充分挖掘閩南童謠強烈的音樂性與動作性,使其藝術教育價值得以充分體現(xiàn)。③

站內(nèi)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