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音樂,品內涵,學欣賞——人音版八年級音樂下冊《梁山伯與祝英臺》教學設計
一、音樂教學總目標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時間的藝術、聽覺的藝術、情感的藝術,所以教師要調動一切手段讓學生傾聽音樂、感覺音樂、表現音樂,把音樂審美教育作為音樂教育的核心,運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豐富學生的審美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而不是機械地重復講音樂、練音樂的環(huán)節(jié)。
二、《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教學目標
人音版八年級音樂下冊《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教學目標是:第一,引導學生理解、分析《梁?!愤@首歌曲,提高學生感受、分析、鑒賞音樂作品的能力;第二,引導學生掌握音樂體裁——小提琴協奏曲,分析作品,領悟作者的意圖;第三,引導學生了解各種器樂獨特的發(fā)聲和表現形式。
三、《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教師說:“同學們,今天,老師演奏一首鋼琴曲。這首曲子被譽為東方的《羅密歐與茱莉葉》。”
教師演奏曲子,然后問學生:“你們熟悉這首曲子嗎?這是一首被譽為愛情千古絕唱的——”
學生齊聲回答:“《梁山伯與祝英臺》。”
教師說:“對。我剛才是用鋼琴彈奏的。其實,它是一首小提琴協奏曲。什么叫小提琴協奏曲?它是以小提琴為主,由多種樂器組成,按樂器種類的不同分為若干組,各組分別擔任多聲部音樂中的某些聲部,從而共同演奏出同一首樂曲。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欣賞這首原創(chuàng)作品好嗎?”
學生齊聲回答:“好。”
教師說:“我先簡單地介紹下這首曲子。這首小提琴協奏曲是根據民間流傳的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創(chuàng)作改編而成的。《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流傳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謂家喻戶曉,流傳深遠,所以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故事講述了在東晉時期,浙江省上虞縣有個祝員外,他的女兒名叫祝英臺,美麗聰穎,喬扮男裝,前往杭州訪師求學。途中,遇見了赴杭求學的書生梁山伯,兩人一見如故,結拜為兄弟。從此,兩人同窗共讀,同學三年,情深似海。但是,山伯始終不知英臺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后來,英臺父親把英臺許配給家鄉(xiāng)太守的兒子馬文才。當聽到這消息后,山伯與英臺十分痛苦。臨別時,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之后,梁山伯憂郁成疾,不久身亡。英臺聽到這個噩耗后,誓以身殉情。她在被迫出嫁的當天,繞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那一天,風雨雷電大作,墳墓爆裂,英臺翩然躍入墳中。之后,風停雨霽,彩虹高懸,梁、祝兩人化為蝴蝶,在人間蹁躚飛舞。這是一段傳承千年的佳話。55 年前,在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就讀的兩位大四學生陳剛和何占豪用音符把這千年不朽的愛情史歌創(chuàng)作成一部小提琴協奏曲。55 年過去了,《梁?!愤@首樂曲仍然回蕩在中國人的心中。下面,我們來看一段視頻(配樂介紹)。你們聽,這首曲子是不是以小提琴為主,由多種樂器組成演奏的同一樂曲,這就叫做小提琴協奏曲。今天,我就和你們共同欣賞這首小提琴協奏曲,一起跟隨音樂走進《梁?!返氖澜?。”
(二)引導欣賞與探究
1. 引子
教師用PPT 呈現了兩個問題:“這段音樂把我們帶到了哪里?作曲家用了哪兩種樂器來描繪這一場景呢?”學生一邊欣賞,教師一邊提示:“在這里,作曲家運用長笛活潑明快的旋律,雙簧管柔美抒情的演奏,描繪了一片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景色。來自浙江上虞的祝英臺女扮男裝去杭州求學,在路途中遇見了彬彬有禮的梁山伯,對他產生了好感。我們的故事就在這個美麗的時節(jié)里發(fā)生了。接下來,請你們聆聽這段愛情主題。”
2. 愛情主題
(1)聆聽愛情主題
第一遍聆聽時,教師引導學生聽;第二遍聆聽時,教師引導學生跟唱。
教師問:“這段旋律純樸、優(yōu)美,充滿了詩情畫意?,F在,請你們看著樂譜,跟著我的鋼琴伴奏,用‘la' 再來哼唱一遍。”
(2)第二遍唱譜子
教師說:“我們來唱下譜子,并且來體會一下旋律的走向。”
3. 同窗三載
師生隨音樂律動(活潑:指揮跳躍;抒情:指揮拉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