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戲曲曲藝 > 淮劇 >

淮劇要展現楚文化的尊嚴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8-01-31   點擊:

作為“迎世博長三角名家名劇月”的演出劇目之一,在淮劇史上有著里程碑意義的《金龍與蜉蝣》昨晚再次亮相。

該劇編劇羅懷臻及在劇中飾演蜉蝣和金龍的梁偉平、何雙林,昨日下午以一場名為《從草根到廟堂:淮劇在上海都市文化氛圍里的自覺》的講座為演出提前預熱。羅懷臻在講座中呼吁:“熱愛淮劇的觀眾們,請走進劇場!”

小劇種也能為戲劇史作貢獻

昨日下午,羅懷臻一上臺就用蘇北話開講,引來笑聲和掌聲不斷。他說,這幾年《走西口》、《闖關東》等電視劇熱播,反映的是歷史上的大移民潮,其實蘇北人在上海也是一個規(guī)模壯觀的移民隊伍,所以他決心要創(chuàng)作一部新淮劇《蘇北人在上?!?。羅懷臻說:“其實淮劇應該展現自己獨特的表現手段――獨特的音樂、對白和唱腔,以展現楚文化的尊嚴?!?/p>

羅懷臻透露,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演淮劇。當時,他在淮陰淮劇團做演員,是個B角,一直沒有演出的機會,后來才考到上海越劇院擔任編劇。上世紀90年代初,上海淮劇團為了廣羅人才,開出了提供住房的優(yōu)厚待遇。羅懷臻直言,這對他來說是個不小的誘惑。不過,促使他來到淮劇團的還有個不為人知的原因。那年有個大活動,通知淮劇團準備劇目,但臨演出前,又說淮劇不合適參加這種晚會就臨時通知不要演了。當時,剛化完妝的主演施燕萍痛哭道:“淮劇怎么了?”羅懷臻聽說此事后,便決定去淮劇團,要為淮劇爭一口氣,結果就有了之后震撼戲劇界的《金龍與蜉蝣》。

談到十多年前的《金龍與蜉蝣》,羅懷臻說:“哪怕十多年后再看,這個戲仍然有著超強的震撼力,它在戲劇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視。這也證明,推動戲劇改革發(fā)展的不一定都是大劇種,《金龍與蜉蝣》就是淮劇對戲劇史的貢獻?!?/p>

請為“未來藝術家”鼓掌

昨晚《金龍與蜉蝣》的演出是何雙林、梁偉平和馬秀英等原班人馬的經典再現。為了更加符合人物形象,第一、二場的小金龍和小蜉蝣分別由青年演員擔綱。這些青年演員在此前亮相時曾遭質疑,觀眾認為他們太過稚嫩,和老演員差距太大。對此,羅懷臻在講座上呼吁:“請在座的一定要為青年演員鼓掌。”羅懷臻說,大家都喜歡看藝術家的表演,但藝術家總有力不從心的一天。如果不給青年演員實踐機會,他們就成不了藝術家。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