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初中音樂課堂中的多感官體驗式教學研究
摘要: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國家越來越重視培養(yǎng)全面型人才,而音樂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和創(chuàng)作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教師應該重視音樂教學對學生發(fā)展的積極意義,利用多感官體驗式教學,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認知,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喜愛。此外,多感官體驗式教學打破了以往灌輸式的音樂課堂,給予學生良好的課堂體驗,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進而實現了音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主要探究初中音樂課堂中多感官教學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夠對初中音樂教學的發(fā)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音樂認知;多感官情感體驗;
感官器官對音樂教學有著很大的幫助,教師將聽覺、視覺以及肢體動作融入音樂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意識。因此,教師應該重視感官對音樂教學的重要作用,不斷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此外,教師在使用多感官體驗式教學時,還能加強與學生的交流,縮短學生的心理距離,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
一、初中音樂課堂中的多感官體驗式教學現狀
(一)對多感官體驗式教學缺乏足夠重視
多感官體驗式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將學生的多種感官有效調動起來,以此來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使學生的音樂學習的過程中,將多種感官有效調動起來,從而積極參與到音樂學習中。但是就目前的實際教學情況而言,多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的都是僵化單一的灌輸式教學,就是單純地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灌輸音樂知識,教授音樂技能,然后讓學生學習和模仿,以此來達到教學的目的。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并沒有對多感官體驗式教學引起足夠的關注和重視,沒有在教學過程中積極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影響了學生的音樂學習,阻礙了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
(二)多感官體驗式教學運用不合理
隨著教育的發(fā)展與進步,特別是進入到新課改的教育時代以來,在初中音樂過程中,已經運用到了許多新的教學方式,多感官體驗式教學就是其中的一種,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提升了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在這個過程中,一些教師能夠緊跟教育發(fā)展的趨勢,在教學的時候對多感官體驗式教學進行積極的運用,但是因為對其認識不夠深入,不夠明確,從而導致運用不合理,在教學的過程中,出現了盡管學生多種感官被調動起來的情況,但是同樣也分散了學生的學習指引,導致學生盡管能夠調動多種感官開展學習,但是難以深入到學習的過程中,從而影響了音樂學習的效果,對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產生了不利的影響,阻礙了學生音樂學習的發(fā)展與進步。
二、初中音樂課堂中的多感官體驗式教學的意義
(一)優(yōu)化完善教學模式
好的課堂教學模式,對于引導學生積極學習,有效提升教學效果,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就以往的教學模式來說,大多為教師主導課堂教學,單方面向學生輸出知識和技能,而學生則只能被動接受,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積極主動地學習,從而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學生學習效果產生了不利影響。而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多感官體驗式教學進行積極運用,就能夠轉變以往單一僵化的教學模式,營造積極的課堂教學氛圍,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就能夠將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發(fā)揮出來,使學生在主動學習中,增強學習效果,優(yōu)化完善教學模式,從而為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激發(fā)動力,學生只要對音樂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在學習時變得積極主動,從而有效提升學習效果,為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就以往的教學而言,教師大多不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沒有對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進行積極運用,這一方面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另一方面還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了不利影響,導致學生對音樂學習缺乏興趣和積極性。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運用多感官體驗式教學,就能夠在音樂教學中將學生的多種感官調動起來,如視覺,聽覺,等等,這樣就能夠增強音樂教學的趣味性,從而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使學生在積極學習的過程中,有效提升教學效果,促進音樂學習。
三、初中音樂課堂中的多感官體驗式教學的策略
(一)利用聽覺感受音樂情感
“聽”是音樂教學的第一步,只有學會聆聽,學生才能明白音樂的具體情感和意義,所以教師在開展感官體驗式教學時應該先從聽覺入手。首先,教師應該為學生選擇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引導學生欣賞、感受音樂的情感和氛圍;通過聽音樂,學生能夠直接感受到音樂的旋律以及情感的沖擊,并在腦海里形成畫面,理解作者為音樂注入的情感。聆聽,不僅能夠愉悅學生的心情,減少不良情緒,還能使其感受到音樂中的情感,增強審美體驗。
其次,音樂教學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教師可以邊為學生播放音樂,邊為學生解析音樂中所蘊含的感情,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比如,在人音版七年級《愛我中華》的教學時,教師可以使用音響為學生播放愛我中華的音樂,讓學生閉上眼睛聆聽,感受旋律的激昂、歌唱者的熱情澎湃,使學生體會各族人民對祖國的熱愛。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將音樂的節(jié)奏和旋律升華為具體的畫面,還能使學生感受到音樂中真摯的情感,提高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
(二)利用視覺達到情感共鳴
既然是多感官參與的體驗式教學,那就少不了視覺,教師應該將視覺與聽覺教學相結合,給學生帶來更多的情感體驗,加強學生對音樂的理解。一部分民族音樂中,有方言的成分,學生在聽的時候不容易理解,不能在腦海中構建具體的畫面,而此時視覺彌補了聽覺教學上的不足,不僅能為學生帶來聽覺上的享受,還給予學生視覺沖擊,增強了學生的課堂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將視覺融入音樂教學的方法有很多,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圖片或者視頻為學生設置音樂情境,使學生在情感上與作者產生共鳴。這種方法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想象力,增強其與作者的情感共鳴,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比如,在學習《茉莉花》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與茉莉花相關的視頻,展現茉莉花開的自然美景以及少女對生活的熱愛,欲采摘又不舍得的糾結,將一股淳樸的感情傳達給學生,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
(三)肢體動作與音樂欣賞結合
人們在聽音樂時經常會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或者旋律做出不同程度的肢體動作,這不僅是對音樂節(jié)奏的回應,更是愉悅心情的體現。因此,在進行音樂教學時,教師可以試著將肢體動作融入教學,引導學生利用身體去體會音樂的節(jié)奏和情感,使其在歌唱時能夠保持節(jié)奏和旋律的準確。首先,教師可以根據音樂的節(jié)奏添加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或者簡單的手舞,使學生能夠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調動身體,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其次,教師也可以在播放音樂或者視頻時,調動自己的肢體,帶動學生的情緒,使學生模仿教師的動作,活躍課堂氛圍,增加學生愉悅的情感體驗。比如,在學習《生命之杯》時,教師便可以為學生播放音樂,并鼓勵學生用肢體動作表現音樂的節(jié)奏。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在小組之間探討和設計音樂動作等。這種使學生的身體對音樂做出反應的方式,不僅能夠使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還鍛煉了其情感表達,有利于創(chuàng)造能力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