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八年級音樂“歐美覽勝”教學案例
一、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經過七年的音樂學習,積累了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和文化素養(yǎng),聆聽學習了國內外眾多的音樂作品。本節(jié)課授課教師選擇的是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歐美覽勝”中的相關內容,以教唱意大利船歌《桑塔露琪亞》和欣賞以芬蘭民歌改編的《在森林和原野》為主線。授課教師運用聆聽、歌唱、合作、小樂器教學等手段,引導學生從節(jié)拍、節(jié)奏型、情緒、演唱形式等方面,整體感知船歌的風格,辨別演唱和演奏形式的異同,并在整體感知歌曲的基礎上,采用以學測評的模式,在教中學,在測中學,同時,感知歐洲當?shù)氐囊魳肺幕?/p>
二、教學分析
(一)教學內容
1.在聆聽、演唱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教學生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準確地演唱歌曲。
2.教師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認識意大利船歌的基本知識。
3.教師教學生用排簫吹奏《桑塔露琪亞》二聲部旋律,為人聲演唱的一聲部旋律伴奏。
4.教師教學生辨別作品的演唱形式和演奏形式。
(二)教學目標
1.能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準確地演唱歌曲,利用排簫為一聲部伴奏。
2.能準確辨別出演唱形式及演奏形式、船歌、大小調。
(三)教學重點
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亞》的主旋律聲部。
(四)教學難點
通過不同作品的賞析,分辨演唱及演奏形式。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聽辨歌曲,展示地圖
問題1:同學們,請仔細聆聽作品,結合地圖,找出相對應的國家。
問題2:觀看三大男高音(帕瓦羅蒂、多明戈、卡雷拉斯)版本的《桑塔露琪亞》。猜一猜這是哪個國家的歌曲?
設計意圖:讓學生分別聆聽三首不同國家的音樂作品片段,用地圖導入國家,在復習歌曲的基礎上,將已學知識有機串聯(lián)起來,再運用視頻介紹導入——意大利。
2.播放介紹意大利的視頻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意大利的音樂及文化。
(二)教唱《桑塔露琪亞》(出示課題)
1.初步聆聽歌曲
設計意圖:教師范唱,使學生熟悉歌曲旋律并隨樂打拍子,初步感知船歌搖曳的特點。
2.節(jié)奏訓練
設計意圖:通過拍擊預設節(jié)奏型,使學生在了解三拍子強弱規(guī)律的基礎上準確拍出重音,初步感知作品情緒。
3.分析節(jié)拍及情緒特點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音樂情緒,為下面劃分段落做情緒上的鋪墊。
4.作品介紹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引導學生了解作品的背景及“船歌”的特點。
5.進一步感受作品
設計意圖:分樂段對比A段與B段的情緒差異,引導學生觀察曲譜上旋律線的走向。
6.介紹并聽辨大小調
設計意圖:自上而下地進行知識串聯(lián),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欣賞聆聽,以作品的情緒對比為主線,讓學生再次感受歌曲旋律的走向。然后,教師演奏《青春舞曲》(旋律高八度、低八度慢速彈奏),引導學生通過聽覺及視覺的雙重感受辨別“西洋大小調”。
7.母音模唱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邊看指揮手勢,邊用母音模唱旋律,為接下來的填詞演唱做準備。
8.填詞演唱
設計意圖:將情緒融入歌詞,讓學生自學演唱歌曲主旋律。
9.加入排簫,為歌曲伴奏
設計意圖:請排簫社團的學生吹奏旋律中的骨干音,其余學生帶歌詞演唱主旋律,讓他們進一步感知多聲部音樂的和諧。
10.評價測試
設計意圖:利用測評,讓學生復習相關知識點,為接下來《在森林和原野》的導入做準備。
(三)欣賞《在森林和原野》
1.初聽作品(四重奏片段)
設計意圖:介紹作品背景,進行導入,并讓學生了解有關弦樂四重奏、弦樂器、室內樂的相關知識;以學唱作品為評測的內容,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辨別歌曲的演奏形式。
2.評價測試
設計意圖:通過聆聽音樂片段,引導學生辨別出小提琴獨奏、弦樂合奏、弦樂四重奏、管弦樂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