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音樂教案 > 小學音樂教案 >

北京版音樂教材第三冊第二課《秋》的教學設計

作者:鄔京華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北京市朝陽區(qū)望京實驗學校小學部 鄔京華

北京版第3 冊第 2課――秋

 

教學內(nèi)容: 學習歌曲《秋》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秋天的豐收的景象以及反復記號的作用。

2.能力目標:能夠用流暢、自然的聲音準確的演唱歌曲《秋》,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感受歌曲優(yōu)美、活潑的情緒,用有感情的歌聲贊美秋天,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教材分析

  歌曲《秋》短小卻優(yōu)美、活潑、充滿童真氣息。前8小節(jié)節(jié)奏簡單,幾乎無變化 35  53  隔一小節(jié)就出現(xiàn)一次,看似是簡單的重復,聽起來卻不單調(diào),因為從67 6 到21 2的五度回落,再從67 6到21 6 的八度回落,給人一問一答的感覺,整首歌曲沒有繁復的變化裝飾,卻顯得自然、流暢。

   教學重點:用流暢、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抒發(fā)贊美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難點:感受旋律的起落,歌唱時要字正腔圓。

   教學準備:

      教師:鋼琴  錄音機  錄音帶  掛圖  課件  多媒體教學設備

學生:音樂書、豎笛

教學過程:

一.          聽音樂進教室

階段目標:創(chuàng)設教學氛圍,保持輕松的心態(tài)

師:播放音樂《小天使》

生:聽音樂進教室,做律動

二.          聲音訓練(階段目標:用有彈性的聲音演唱)

組織教學:我看看你們的坐姿是什么樣?讓我們一起把那首《我們都是好朋友》唱一唱

2

4

                                 我們都是好朋友

1=C

35   5  |66  5 | 45  31 | 22  1 |

               點點 頭  拉拉 手 我們 都是 好朋 友,

  打打 鼓  彈彈 琴 我們 都來 唱唱  歌,

         拍拍 手   踏踏 腳 我們 都來 跳跳 舞。

學生:抬頭、挺胸、沉肩、收腹、立腰(用明朗、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

三.復習上節(jié)課內(nèi)容(階段目標:啟發(fā)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過渡語: 有的同學唱的還有些拘謹,沒關系,要給自己積極的暗示,相信自己會成功。

學生:整齊的開始和結束,培養(yǎng)學生的專注力,用眼睛看老師。

過渡語: 還記得那首贊美秋天的歌曲《秋天到》嗎?我們聽老師的伴奏一起回憶。我要看大家用什么樣的表情來唱這首歌?比比哪個組最投入?

學生:《秋天到》用優(yōu)美、舒展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

教師指導學生:歌曲結尾的“倉”想不想在來展現(xiàn)一次?(引導學生追求完美)

四.學習歌曲《秋》(階段目標:分析處理歌曲)

導語:秋天是美好的,是充滿詩意的,是收獲的季節(jié)。聽聽這首歌曲《秋》帶給我們什么樣的心情?情緒與《秋天到》相比有什么不同?(播放歌曲的課件1)

設問1:聽了歌曲后你們的心情怎么樣?歌曲的情緒比我們剛才唱過的《秋天到》顯得怎么樣?

學生:聽歌曲感受這首歌的優(yōu)美情緒。(回答:高興、愉快、輕松;比剛才的歌曲顯得活潑)

過渡語:歌曲表達了秋天果實豐收的景象,和小動物忙碌著儲備過冬的情景,抒發(fā)了人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老師想請大家跟著唱一唱,行嗎?(播放歌曲旋律)第一次唱

學生:行,跟著錄音唱

設問2:你們覺得什么地方不好唱?

學生:提出學習難點

教師指導學生解決難點

過渡語:難點不存在了,這次唱希望大家更加有信心了,是嗎?

學生:第二次唱聽琴唱

過渡語:為了更好的表達歌曲的感情,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研究怎么把歌曲唱的更好聽。我們先來看第一段。

設問3:秋天的腳步首先來到了哪里?哪里是什么景象?帶著什么感受去唱?你們唱唱,我們來欣賞欣賞有沒有那種感受?

學生:南山坡、北山坡;滿山蘋果笑呵呵、高興的。(帶著表情演唱)

設問:2 23 | 21 6| 2 23 | 21 6 |這里是重復,是唱成什么樣?唱成一樣的?我們研究一下

提示:對比、一樣,你們感覺哪種效果更好,為什么?

學生:分組探究(更抒情)

過渡語:聽了大家的演唱感覺大家已經(jīng)理解了作曲家重復的意圖,而且表現(xiàn)的比較成功。我們跟著老師的琴完整的唱一唱,行嗎?

學生:各組代表發(fā)言并唱一唱,找兩組同學來唱

學習歌曲第二段歌詞

過渡語: 歌曲的第二段為我們描寫了,小動物忙碌的身影,我們用什么辦法表現(xiàn)小動物給人們留下的可愛的感覺呢?提示:(可以用語氣、動作)

學生:往高處走了(聲音輕松、集中)

設問4:歌曲的結尾,旋律往什么地方走了?指導學生演唱:2  3 5 | 6―| 6―||

                                                         忙  做  窩

過渡語:我們感覺到小動物們一定會有一個安全的地方度過寒冷的秋天。不用擔心了,放心吧

學生:再次帶著感覺演唱歌曲的結尾處

五.分組匯報(階段目標:自主學習,展示才華)

過渡語:經(jīng)過這樣分析再演唱,我相信大家會更好的唱出歌曲要表達的感情,對嗎?我們完整的演唱,請各組同學準備一小會兒,等會兒展示,準備一段歌詞。

學生:分小組練習演唱

六.律動表演

小結語:我們學習了兩首關于秋天的歌曲,還欣賞了兩首關于秋天的器樂曲,大家特別喜歡《豐收鑼鼓》,另外一首是外國作品是一首鋼琴作品,大家也非常喜歡,我們一起來感受《秋日囈語》(播放歌曲;錄音)

學生:聽音樂做舒展大方的動作

布置作業(yè):回家復習這兩首歌曲

板書設計:                        

2 23|21 6 |2 23|21 6 |              

                                                       北山坡

西山坡      秋        東山坡

       南山坡

《秋》­――課  后  反  思

10月19日周三上午第一節(jié)課,我在二2班做了這課第二課時(歌曲分析處理)的教學。說三點,一是設計思路、二是課后反思、三是本課與本學期所制定的專題的聯(lián)系。

一.            設計的思路

“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問題是我們經(jīng)常思考的問題。確定“教什么”首先要深入分析教材,知道教材中有什么,其次要深入了解學生,知道他們課前已經(jīng)掌握了哪些知識,具備了何種技能。確定“怎么教”,首先要準確地把握學生,熟悉他們的興趣愛好,其次要客觀地把握自我,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

再有要明確備課要緊密圍繞“三圍目標”來進行,也就是“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也就是說我們的課堂教學要體現(xiàn)出這三個圍度。同時更要體現(xiàn)出音樂教學的人文特點。這是我備課的出發(fā)點。

1.       教什么?

學生在上節(jié)課學習過一次,對旋律并不陌生,我想把這節(jié)課的重點放在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用有優(yōu)美、流暢的聲音演唱這首歌曲。我這節(jié)課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使學生把歌曲唱的更有味道,更好聽。(既歌曲分析和處理)

2.       怎么教

我把復習教材上另一首贊美秋天的歌曲《秋天到》作為切入點,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讓學生感受到秋天帶給人們豐收的切身的感受。然后作為情緒對比出現(xiàn)歌曲《秋》。抓三點:A抓速度,表現(xiàn)活潑情緒的歌曲用稍快的速度比較好,當我問到學生:“怎么唱出歡快的感受時,學生體會的很準,說用快速唱,這樣就抓住了音樂要素去表現(xiàn)歌曲了。還有的學生說帶著想象力去演唱,還有的學生說帶著高興的勁兒去演唱等。通過學生的發(fā)言確實能看出,教師的問題的確引發(fā)了學生的思考,師生在共同探究作品,共同提高。

B抓重復,音樂中的重復是經(jīng)常使用的,但是音樂中的重復決非簡單的重復,在這首歌里的重復顯得非常巧妙,怎么讓學生體會出這種巧妙的感覺呢?例如,歌曲第一段結尾地方的重復,我是這樣引導學生的:

2 23|21 6 |2 23|21 6 |

我跟學生交代有兩種唱法,一種是平平淡淡的簡單重復,另外一種將后兩小節(jié)作力度變化,加強力度唱,我范唱之后讓學生選擇,學生也選對了,學生在理解力度變化基礎上再體會,師生處于平等的合作學習狀態(tài)下,教師的角色就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

C抓歌曲尾聲的處理,2 35 |6- |。體會長音6給人們心理帶來的舒暢感受。重點是指導學生用集中、凝練的聲音來完成,唱法上需要學生控制氣息,我是這樣做的,用手勢指導學生小腹收緊,腰支撐好,喉嚨放松,使聲音往眉頭上送,感覺聲音能走很遠,但是有控制,學生體會的還可以。

3.       設計流程

一上課我?guī)е鴮W生做了一個律動練習,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專注力,調(diào)試緊張心理。第二步是一首簡短的發(fā)聲練習,目的是練聲。第三步復習歌曲《秋天到》目的是以舊帶新。接著就是引入歌曲《秋》。分別按照上面的A、B、C三個點進行教學。最后,將教材上的欣賞曲《秋日囈語》介紹給大家,并帶著學生通過舒展、大方的律動進行身體放松和梳理練習。

4.       暴露出的問題

  課上學生表現(xiàn)出的問題,我感覺是我今后要給予特別關注的是:

A.發(fā)聲練習時學生聲音能放開。(教師通過語言激勵學生,讓學生唱的更開朗)

B.        分組練習時學生存在等待、觀望的現(xiàn)象(要加強平時的訓練)

C.        歌曲表現(xiàn)時不積極、主動。(安排其他活動,分散學生疲倦感)

5.       調(diào)整的措施

   通過觀察學生,我發(fā)現(xiàn),二2班學生特別容易受到外界干擾,上課時眼睛看著聽課的老師,還有韓國同學坐姿不端正,后來課下詢問了班主任老師,老師說他們通常就是周三開始產(chǎn)生疲倦現(xiàn)象,這點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學中怎樣給學生積極的心理暗示,幫助他們渡過倦怠期。周四我去他們班上課注意了這點,學生就表現(xiàn)的很振作了。

6.自我發(fā)展方向

  通過上這節(jié)課有收獲有問題。收獲――備課要注意兩點一是備教材,二是備學生,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況確立教學方法,作到有的放矢,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問題――教師在教學中更要關注學生心理需求,多給予學生精神鼓勵、支持、撫慰;增強人際溝通能力,提高課堂實效性。

三.對學習方式的思考

學習方式變革和學習方式多樣化是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核心話題,人們能夠常用的學習方式有: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研究性學習、發(fā)現(xiàn)學習、合作學習、參與式學習、問題解決學習、體驗式學習等。課改倡導合作學習與參與式學習,這兩種學習方式實際上是相互滲透的。合作學習離不開學生的參與,而參與式學習又通常是以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的。此外還有信息發(fā)布式的學習(主要以接受學習的形式存在)、對話式學習(如啟發(fā)式教學下的學習)、小組合作學習、討論式(包含辯論)的學習、個別學習等。

探究學習、接受學習、體驗學習、訓練學習四種基本類型。應該說明的是,作為基本的學習方式,這四種學習類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實際的教學情境中,它們通常是被綜合應用的。

例如,我在這節(jié)完整的課堂教學中,教學引入環(huán)節(jié)可能采用體驗學習的方式,通過觀看一段錄像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歌曲分析處理環(huán)節(jié)中,采用探究學習的方式,組織學生體會歌曲重復的環(huán)節(jié)中運用了對比的形式發(fā)現(xiàn)力度對比的作用;在這一過程中,伴隨教師的一些講解和輔導,從而引入了接受學習的方式;在綜合應用環(huán)節(jié),可能通過同學自己總結、分組練習的方式、拓展性思考題、甚至教師講解的方式,將三種學習方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上是我結合這節(jié)研究課與本學期所研究的專題“教師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行為的轉變”的一些思考。

 

站內(nèi)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