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音樂教案 > 高中音樂教案 >

《百卉含英》2個教時--中學音樂教學設計

作者:孫理蘭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百卉含英》第一教時

作者單位: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

使用教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八年級?下冊

適用手段:多媒體教學

授課年級:八年級

課    型:音樂綜合課

課    時:一課時

教學內容:演唱歌曲:《茉莉花》(江蘇、河北)

 欣賞歌曲:《茉莉花》(江蘇、河北、東北)

          《好花紅》(布依族民歌)

教學目標:1.學會歌曲《茉莉花》(江蘇、河北二種唱法)

并能夠準確而有感情地演唱;

          2.難受不同地域《茉莉花》的風格特點,進而了解不同地域

的民風、民俗、民情。

3.欣賞童聲領唱合唱《茉莉花》,理解力度記號與音樂表達的關系。

4.通過欣賞,了解不同地方民歌的不同特點以及民歌與人民生活、地理背景的關系。

5.欣賞布依族民歌《好花紅》,了解中國少數民族民歌的風格特點。 

6.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民族音樂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茉莉花》是我國廣為流傳的一首民歌,變體極多。流行于河北的《茉莉花》是諸多變體中的一首,節(jié)拍為四四拍,音階為五聲調式,旋律以級進為主,曲調高亢、嘹亮,加上運用方言演唱,明顯地體現出當地的民歌風采。表現了賞花人對純潔美麗的茉莉花的贊美之情和渴望采摘茉莉花的迫切心情。江蘇《茉莉花》也是諸多變體中的一首,流傳于江蘇一帶。二四拍,五聲音階,調式,分節(jié)歌形式。它那優(yōu)美自然、委婉流暢、富有濃郁江南風味的旋律,具有鮮明的東方民族音樂風韻,猶如甘泉沁人心脾。它的內容健康淳樸,描繪了一個村姑對茉莉花無限熱愛的感情?!逗没t》是布依族代表性民歌,主要流傳于貴州中部。歌曲柔和優(yōu)美、清新流暢,內容深邃,借花寓人,表達了布依族人民對新生活的贊美之情。句頭、句尾的裝飾音體現了布依族民歌的獨特風格?!?O:P>

教學重點:歌曲學習、音樂欣賞

教學難點:把握不同地區(qū)的民歌風格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教材音樂

教學過程:(接下)

 

教學

環(huán)節(jié)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教學設計意圖

一、

組織

教學

1.宣布上課。

2.面帶微笑地問好:“同學們好!”并環(huán)視全體學生。

1.全班起立。

2.有禮貌地問好:“老師好!”

 

營造上課和諧氛圍

 

 

二、

導入

新課

 

 

 

 

在寒假中我們共同度過了一個中華民族歷史傳統(tǒng)上最為隆重的節(jié)日――什么節(jié)?――對,是春節(jié)。春節(jié)過后,春天就開始了,雖然最近還有些許冷意,但春天的腳步已慢慢地走近我們。那么,春天給大家的感覺是怎樣的呢?――滿眼翠綠、鮮花盛開、鶯歌燕舞,其中給人印象最深刻的當數盛開的鮮花,今天我們的課題就是以花卉為主題的內容――百卉含英。

 

 

1.齊聲回答――春節(jié)

 

2.認真思考,勇敢發(fā)言談自己的想法。

 

3.認真聽講,隨教師進入新課內容。

 

以自然季節(jié)轉化特點切入,貼近學生生活,容易引起共鳴

 

 

 

 

活躍課堂氣氛

 

三、

 

欣賞歌曲《茉莉花》

 

 

 

 

 

 

 

1.    教師簡介《茉莉花》內容、情節(jié)及其在全國流傳、變異情況。

2.    播放《茉莉花》江蘇版本與河北版本,引導學生認真聆聽,初步感受歌曲演唱情緒和風格的不同。

3.    鼓勵學生發(fā)言,講述兩首《茉莉花》給人的不同感受,鼓勵學生用恰當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感受,并予以鼓勵、肯定。

4.    結合學生感受,講解祖國南、北地區(qū)地理環(huán)境差異、氣候條件不同對人民生活習慣、性格特點的重要影響,進而決定不同地域的民歌風格的不同。

5.    請學生欣賞東北《茉莉花》,引導他們根據掌握的知識對其作出地域判斷。

1.聽講,掌握《茉莉花》簡況。

2.欣賞歌曲錄音,初步感受歌曲演唱情緒和風格的不同。

3.積極發(fā)言,表達自己的感受、觀點。

 

 

 

4.認真聽講,掌握地理環(huán)境、氣候條件對民歌風格影響的關系。

5.欣賞東北《茉莉花》,并作出判斷。

 

 

了解作品,為學習歌曲打下基礎

 

 

讓學生真正理解音樂以更好地表達歌曲

 

 

 

 

 

對比感受,以利于學生準確把握歌曲風格

四、

欣賞布依族民歌《好花紅》

1.播放歌曲錄音,引導學生認真聆聽,初步感受歌曲演唱風格。

2.范唱、講解布依族民歌的旋律特點。

3.再次聆聽《好花紅》歌曲錄音,加深對歌曲的理解和對音樂風格的把握。

1.認真聆聽,初步感受歌曲演唱情緒及演唱風格。

 

2.積極發(fā)言,表達自己的感受、觀點。

 

 

 

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加

深對作品的理解

 

 

五、

歌曲學唱《茉莉花》(河北)

 

1.再次聽賞河北《茉莉花》

2.跟錄音學唱歌曲

3.教師范唱

4.難點重點教唱

5.教師彈琴伴奏,引導學生完整隨琴

演唱歌曲。

1.認真聆聽教師范唱,初步感受歌曲演唱情緒及演唱速度。

2.跟錄音學唱歌曲。

3.聽教師范唱,整體感受歌曲風格。

4.隨伴奏串唱歌曲。

 

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掌握主旋律有利于學生對作品的把握

 

六、

課堂小結

 

 

總結課堂知識要點,激發(fā)學習下節(jié)課內容的熱情和愿望。

 

 認真聽講,

鞏固本節(jié)課知識點。

 

 

鞏固知識點

激發(fā)學生學習下節(jié)課內容的熱情和愿望

八、

布置作業(yè)

 

教師布置課后作業(yè):

有感情地背唱歌曲《茉莉花》。

 

聽講并記下作業(yè)

 

背唱是積累歌曲的最好辦法

 

教學后記:

1.由于學生對江蘇《茉莉花》比較熟悉,所以開始便以江蘇《茉莉花》進入新課,學生表現出較強的興趣,學習演唱也很準確。

2.對于河北《茉莉花》,學生則較為陌生,但由于歌曲旋律較為優(yōu)美,所以欣賞起來學生還是比較感興趣。

3.開始學習演唱河北《茉莉花》時,學生較容易與江蘇《茉莉花》旋律混淆,特別是第一句。教學時采用聽辯與范唱以及聽唱相結合的方法,最后學生能夠很準確地辨別、演唱兩首《茉莉花》,加深了對不同地區(qū)音樂風格的把握,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4.若能有宋祖英在金色大廳演唱《茉莉花》的錄象給學生看看,效果會更好些,且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熱愛民族藝術的思想感情。

 

《百卉含英》第二教時

 

使用教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八年級?下冊

適用手段:多媒體教學

授課年級:八年級

    型:音樂欣賞

    時:一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牡丹之歌》

《玫瑰三愿》

《絨花》《妹妹找哥淚花流》

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以描繪“花”為主題的聲樂作品,了解不同時期的聲樂作品的不同表現手法,感受不同的情感,了解以“花”喻人的藝術創(chuàng)作手法;

2.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民族音樂的思想感情;

3.鏈接欣賞《妹妹找哥淚花流》,加深對歌曲《絨花》的理解;

4.掌握幾首歌曲的主旋律,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教材分析《牡丹之歌》是影片《紅牡丹》中一首插曲,《牡丹之歌》一方面對紅牡丹其人進行歌頌,一方面升華為對牡丹花的廣泛贊揚。歌曲的旋律沒有大的起伏跌宕,通過迂回與平穩(wěn),流露出對牡丹的無比崇敬。《玫瑰三愿》是我國現代音樂史上杰出的音樂教育家、作曲家黃自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一首優(yōu)秀的抒情歌曲,創(chuàng)作與1932年。作者以抒情細膩的筆觸、贊美感嘆的音調慨嘆玫瑰在戰(zhàn)火中的不幸,深情而又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山河破碎的憤慨以及愛國主義精神。《絨花》是電影《小花》的插曲之一,創(chuàng)作于1979年。它以委婉抒情的民歌風曲調,歌頌了影片中以小花為代表的農家少女,在革命年代的那種犧牲和奉獻精神。曲調新穎流暢,富有激情,優(yōu)美動聽,感情表達充分。

教學重點:歌曲學習、音樂欣賞

教學難點:把握不同地區(qū)的民歌風格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教材音樂

教學過程:

教學

環(huán)節(jié)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教學設計意圖

一、

組織

教學

1.宣布上課。

2.面帶微笑地問好:“同學們好!”并環(huán)視全體學生。

 

1.全班起立。

2.有禮貌地問好:“老師好!”

 

 

營造上課和諧氛圍

 

 

 

二、

導入

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共同學習了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讓我們感受了春天的美,本節(jié)課我們將通過欣賞以描繪“花”為主題的聲樂作品,了解不同時期的聲樂作品的不同表現手法,感受不同的情感,感受更加絢麗多彩的春天

 

 

認真聽講,隨教師進入新課內容

 

承上啟下

 

導入新課

 

 

三、

 

欣賞

 

歌曲

 

 

 

 

 

 

(一).《牡丹之歌》

1.播放音樂,啟發(fā)感受樂曲的風格特點,鼓勵學生用恰當詞語描述作品表達的情緒。

2.介紹電影《紅牡丹》劇情

3.學唱歌曲主旋律

4.完整欣賞作品,感受音樂形象。

 

認真感受,初步感受歌曲演唱情緒,并積極發(fā)言 

 

認真聽講,掌握劇情

 

掌握主旋律,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掌握主旋律有利于學生對作品的把握

(二).《玫瑰三愿》

1.1.播放音樂,啟發(fā)感受樂曲的風格特點,鼓勵學生用恰當詞語描述作品表達的情緒。

2.介紹歌曲創(chuàng)作背景

3.學唱歌曲主旋律

4.完整欣賞作品,感受音樂形象。

 

認真感受,初步感受歌曲演唱情緒,并積極發(fā)言 

 

認真聽講,掌握劇情

 

掌握主旋律,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掌握主旋律有利于學生對作品的把握

(三).《絨花》

.1.播放音樂,啟發(fā)感受樂曲的風格特點,鼓勵學生用恰當詞語描述作品表達的情緒。

2.介紹電影《小花》劇情

3.學唱歌曲主旋律

4.完整欣賞作品,感受音樂形象。

 

認真感受,初步感受歌曲演唱情緒,并積極發(fā)言 

 

認真聽講,掌握劇情

 

掌握主旋律,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掌握主旋律有利于學生對作品的把握

 

 

四、

課堂小結

 

 

 

 

總結課堂知識要點,激發(fā)學習下節(jié)課內容的熱情和愿望。

 

 

 

 認真聽講,

鞏固本節(jié)課知識點。

 

 

 

 

 

鞏固掌握本節(jié)課知識點

 

五、

布置作業(yè)

 

 

教師布置課后作業(yè):

有感情地背唱幾首歌曲的主旋律

 

聽講并記下作業(yè)

 

布置作業(yè)可鞏固知識掌握

教學后記:

1.本節(jié)課欣賞的歌曲皆為電影插曲,在欣賞歌曲過程中把電影情節(jié)梗概給學生簡要介紹,既加深了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又使他們加深了學生對歌曲的理解的相關知識面得到拓展,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2.相應歌曲的主旋律學生也演唱較好,加深了他們對歌曲的理解;

3.在教學時注重電影情節(jié)梗概的介紹,還起到學生理解感受電影與歌曲的關系的作用,效果很好;

4.若能把相應的影片剪輯放映給學生看,可能效果會更好。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