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樂教案:歌劇《白毛女》選段
作者:王梅容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教學理念:音樂形象思維是從音樂音響感知開始的,經過集中概括產生具體的形象思維,同時伴隨著感情體驗與想象、聯想直至理解、認識音樂的思想意境,所以情感體驗是欣賞音樂的重要通道。音樂音響是由幾個重要的音樂要素組成的,即音高、速度、力度、節(jié)奏、音色,在欣賞教學中加強對這些要素的音響感知及理性的分析,將大大助于提高學生音樂形象思維能力。《白毛女》一課以音樂要素為主線,通過分析樂曲中的音高、速度、力度、節(jié)奏、音色,提高學生理解作品的能力,使學生懂得音樂要素對表現音樂的思想內容、塑造音樂形象所起的作用,并體驗一部音樂作品不同的音樂段落表達的不同情感。 教材分析:歌劇《白毛女》創(chuàng)作于1945年,是在延安秧歌運動基礎上,由延安魯藝文學院集體創(chuàng)作,是我國第一部新歌劇,在中國歷史上,是一部是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是以1940年流傳于晉察冀邊區(qū)的“白毛仙姑”的民間故事為依據創(chuàng)作的。該劇通過楊白勞及喜兒的悲慘遭遇深刻揭露封建社會的罪惡。全劇以“舊社會把人逼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為主題,反映在地主階級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下,農民的血淚生活和反抗精神,歌頌人民軍隊發(fā)動群眾進行了解放斗爭的勝利。音樂采取了山西、河北、陜西等地的民歌與地方戲的曲調加以改編和創(chuàng)作,藝術形式和表演風格具有鮮明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塑造了楊白勞、喜兒等各有特色的音樂形象和人物性格。 教學方法:對比法、參與體驗法、表演法、聽賞法、情境教學法、設問法、分析法、歸納法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欣賞分析與體驗音樂作品中的音樂要素,使學生懂得音樂要素對表現音樂的思想內容,塑造音樂形象所起的作用。能力目標:通過多種形式的參與欣賞,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現力和創(chuàng)造力。情感目標: 《白毛女》一課以音樂要素為主線,通過分析樂曲中的音高、速度、力度、節(jié)奏、音色,提高學生理解作品的能力,使學生懂得音樂要素對表現音樂的思想內容、塑造音樂形象所起的作用,并體驗一部音樂作品不同的音樂段落表達的不同情感。 教學重點:背唱并表演《北風吹》、《十里風雪》、《扎紅頭繩》選曲體會情境 教學難點: 通過對一部音樂作品不同段落的欣賞使學生懂得情感體驗及欣賞音樂的重要通道,音樂根據不同需要可以刻畫出不同藝術形象表達不同的情感。并理解音樂的本質―音樂是情感的藝術。 教學過程: 導入:“音樂是憑借聲波振動而存在,在時間中展現并通過人的聽覺器官引起各種情緒反應和情感體驗的藝術”,那么在一部音樂作品中不同的段落表達的情感是否不同?它又是如何表達情感的?音樂的情感表達又是通過哪些手段表達特定的情感的?我們在欣賞時,又該如何進行情感體驗呢?帶著這些問題,今天我們共同走進歌劇《白毛女》選段。一、首先,我們來欣賞第一幕第一場喜兒唱《北風吹》。 思考:1、該曲表現了什么樣的情緒?(教師范唱幫助學生體會音樂情緒) 2、邊聽賞音樂邊聯想喜兒是一個怎樣的人?(天真、純潔的女孩) 3、體會休止對情感表達所起的作用?這里不用休止好嗎?(請學生演唱,體會休止符在此處的作用) 4、歌曲旋律進行的特點?(下行)這種旋律進行的特點擅長表現什么樣的情緒?(憂傷、憂郁的情緒)學生小結:音樂速度稍快,力度中,刻畫喜兒盼過年盼爹爹早點回家的喜悅和焦慮的心情,表現了天真、祈盼對生活充滿熱愛的喜兒形象,但旋律下行使得音樂又帶有憂傷的情緒,休止符的運用把喜兒盼爹爹回家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所以不可不用。學生學唱《北風吹》二、聽賞《十里風雪》思考:1、該曲表現了什么樣的情緒?(壓抑、沉重) 2、它的速度、力度與《北風吹》有什么不同?音色為何要用男低音? 3、聯想一下是一個怎樣的人?(蒼老、無力、軟弱、老實) 4、除了音樂你還聽到什么聲音(風雪聲)它有必要嗎? 5、旋律行進特點?(少了跳進而多了級進) 6、伴奏樂器有何特點?(低音樂器、渲染沉重壓抑的氣氛)學生小結:音樂與《北風吹》對比,速度較慢,節(jié)奏拉寬,音樂較低,力度較弱,旋律少跳進多級進,男低音演唱表現了蒼老無力,倍受欺凌心懷百感交集,恐懼軟弱,老實巴交的形象,除了音樂還聽到風雪聲,它把人們很快帶入到風雪交加冰天雪地的情境中,它和低音伴奏樂器一起較好地渲染了沉重、壓抑的悲傷的氣氛,也暗示了楊白勞的悲慘命運與他的軟弱性格有著緊密的聯系。學生背唱《十里風雪》三、聽賞《扎紅頭繩》思考:1、該曲表現了什么樣的情緒? 2、人在表達驚喜的時候語速和聲調會是什么樣的? 3、該曲表達歡快情緒時速度和節(jié)奏音樂特點怎樣?4、演唱形式有什么變動?獨對齊 5、旋律行進有何特點? 6、與《十里風雪》對比音樂要素發(fā)生了哪些變化?若把速度放慢,節(jié)奏拉寬音樂情緒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學生小結:《扎紅頭繩》速度較快,節(jié)奏緊密,旋律多跳進,演唱形式為對唱。表現了歡快活潑的情緒,刻畫楊白勞對女兒的撫愛之情生動表現了喜兒無限喜悅的心情。若把音樂要素與《十里風雪》對調,音樂情緒就完全相反了,所以一部音樂作品的情感表達音樂要素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楊白勞的唱段是由《十里風雪》深沉壓抑的主題音調加以變奏而成的,它以加快速度,改變原節(jié)奏使曲調變得稍微歡快,表現楊白勞與喜兒相敘時的快慰心情。四、聽賞《哭爹》思考并分析:1、力度有什么變化?2、表達了什么樣的情緒?(激動、憤恨、悲慟) 3、這首歌曲曲調有什么特點?(同音同節(jié)節(jié)奏反復、下行、拖長音)4、模仿一下人們有哭泣時聲調是怎樣的?(與歌曲曲調類似)學生小結:《哭爹》力度較強,歌曲曲調特點同音同節(jié)奏反復,每個句尾拖長音,旋律下行級進,這與人們在哭泣時的聲調極為相似,說明了作曲家很有生活,同時我們也感受到歌唱家不只在演唱,而是在哭泣,音樂充分表達了喜兒哭爹時極度悲痛之情。五、欣賞《我要活》思考并分析:1、當地主對喜兒迫害一次次的加深,喜兒將會如何表現? 2、當恐懼、悲慟、憤恨時人們將如何進行情感表達? 3、《我要活》音樂給你最深刻印象的是哪一樂句?你能學唱嗎? 4、《我要活》音樂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會有這種特點?學生小結:力度非常強烈,喜兒在遭受地主黃世仁的重重壓迫和侮辱之后,由原來的壓抑、恐懼、悲慟到激憤、憤恨,最后發(fā)出“我不死,我要活!我要報仇!”的吶喊,變得無所畏懼。音樂具有朗誦、呼號的性格,并且充滿了力量,結尾處的兩個大六度和小七度的音程大跳,刻畫了喜兒內心極強烈的仇恨,也顯示了喜兒極度悲痛后的反抗決心。六、欣賞《太陽出來了》思考并分析:1、演唱形式有什么變化?為什么要用這種形式來表現? 2、人們會如何表現內心寬慰的情緒? 3、音樂都有何特點?請你學唱。學生小結:演唱形式為合唱,旋律進行上行大跳,音調高昂有力,吆號子的音調和一領眾和的演唱形式有民間勞動歌曲的特點,音樂開朗、明快,充滿了力量。教師總結:今天我們欣賞了歌劇《白毛女》中的六個選段感受到不同的音樂情緒。天真期盼、歡快、悲慟。音樂根據不同需要可以刻畫出不同的藝術形象表達不同的情感。我們還知道了對塑造刻畫音樂形象起重要作用的是音樂作品中的音樂要素。附板書: 音樂要素與音樂形象 速度 快速 表現出歡快活潑 《扎紅頭繩》慢速 表現出沉痛、悲傷、壓抑的情緒 《十里風雪》力度 強 表現激動憤恨悲慟的情緒 《哭爹》弱 表現優(yōu)美、抒情的情感 《北風吹》節(jié)奏 密集 表現歡快、活潑 《扎紅頭繩》 舒緩 表現沉痛、悲痛 《十里風雪》 旋律 上行跳進 表現對生活的美好向往與追求 《太陽出來了》 下行級進 表現憂傷、憂郁的情緒 《北風吹》音色 女高音 甜美、柔美、強烈 《北風吹》《哭爹》 男低音 深沉、厚重 《十里風雪》
曲目 | 速度 | 力度 | 音色 | 演唱形式 | 表達情緒 | 音樂特點 |
《北風吹》 | 中 | 中弱 | 女高音 | 女聲獨唱 | 天真、期盼 | 下行、休止符運用
|
《十里風雪》 | 緩慢 | 弱 | 男低音 | 男聲獨唱 | 沉重 | 少跳進、多級進、下行 節(jié)奏舒緩 |
《扎紅頭繩》 | 快 | 中 | 女高音 | 對唱 | 歡快、活潑 | 旋律跳進 節(jié)奏密集 |
《哭爹》 | 慢 | 強 | 女高音 | 女聲獨唱 | 悲慟 | 同音同節(jié)奏反復、 句尾拖長音、音階下行級進 |
《我要活》 | 中 | 很強烈 | 女高音 | 女聲獨唱 | 憤恨 | 吶喊、朗讀、呼號 |
《太陽出來了》 | 中 | 強 | 混聲 | 開朗、明快 | 上行大跳、吆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