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合唱教學,打造區(qū)域特色
加強合唱教學,打造區(qū)域特色
董家鎮(zhèn)教育管理中心 李普權
董家鎮(zhèn)教育管理中心,近年來十分重視中小學音樂教育工作,制定了《實施2+1+1藝體活動管理方案》(〔2008〕13號)、《開展“體育、藝術、科技2+1+1”項目工程的實施意見》(〔2008〕21號)、《董家鎮(zhèn)中小學藝體教師考核方案》(〔2009〕11號)、《大課間活動音樂合唱教學的實施方案》(〔2009〕15號)、《董家鎮(zhèn)中小學藝體教師教學業(yè)績考核方案》(〔2009〕19號)、《關于開展2009年中小學音體美教師專項培訓工作的通知》(〔2009〕24號)等文件,每期對中小學音樂教育質量進行了認真地評估,統(tǒng)一組織教委規(guī)定的筆試考試,統(tǒng)一組織中小學生的音樂素質考核,綜合評定音樂教育質量,評比表彰音樂教學先進個人,對鼓勵教師再接再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起到很好的導航作用。
2010年春,結合豐都教〔2010〕24號文件《關于音樂課程教學質量考核及內容調整的通知》精神,及時調整中小學音樂教學內容,并組織中小學專題音樂教育工作會,專題會強調“加強合唱教學,培養(yǎng)歌唱水平,打造學校特色”。
2010年4-5月份,教管中心主任李世平同志帶領教研員李普權對全鎮(zhèn)中小學音樂教學工作進行了專項督導檢查,走進每個音樂教師的教學課堂、檢查了各校合唱團的排練工作。對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合唱教學質量、合唱教學技能進行了評估,充分肯定了他們的工作成績,同時也提出了中肯的改進意見。
由于教學內容的全面調整,全體音樂教師能結合教材,有機地進行音樂知識的穿插教學,注重音樂基礎知識的學習;堅持聲音的協(xié)調訓練,尤其教師能對單聲部作很好的示范演唱,突出音樂合唱中群體表現原則,做到了以“聲”作則;堅持發(fā)聲訓練,強調呼吸方法和發(fā)聲方法;注重學生指揮能力的培養(yǎng)訓練。
教管中心在督導過程中,面對教材的內容調整,面對教學的專業(yè)技能挑戰(zhàn),給予全鎮(zhèn)中小學音樂教師教學指導。一是要求注重音樂基礎知識與合唱教學的有機融合,避免知識的單一教學而枯燥泛味;二是要求注重聲音的流暢訓練,能歌唱不等于會歌唱,要讓學生從能唱發(fā)展為會唱;三是注重學生的合唱技能,學會照顧、兼顧群體,杜絕部分學生喊唱,突出個體的現象,讓聲音變得自然,有童聲的穿透性,做到聲音甜而美;四是加強童聲假聲唱法訓練,讓學生學會高位置發(fā)聲,提高歌唱水平;五是注重歌唱姿勢的訓練,讓學生用正確的姿勢歌唱,達到聲音的美和形體的美;六是要加強發(fā)聲練習和口腔練習,發(fā)聲是方法的訓練,口腔練習是機體的練習,讓學生用科學的方法、正確的咬字吐字,唱出優(yōu)美的歌;七是加強音樂情感的表達訓練,音樂的美是聲音和情感的綜合表現,通過學習體態(tài)語言、表情語言來演唱出優(yōu)秀的歌聲。
全鎮(zhèn)中小學音樂教學工作通過辛勤努力,認真工作,于5月11日,豐都縣合唱教學評估檢查團在我鎮(zhèn)第六屆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上進行了收盤,得到領導、專家的高度評價。
我縣中小學音樂教學,有著優(yōu)秀的光榮歷史,曾有數名教師多次獲縣市級獎勵,組織學生參加市級音樂合唱比賽多次,是我縣藝體教育工作的基本特色。要進一步打造好區(qū)域特色,全縣必須在師資隊伍管理、合唱教學管理、音樂科研管理等方面加以努力。
一、加強師資隊伍管理,提升專業(yè)素質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只有高素質的音樂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學生。學校音樂教育工作落實行好不好,關鍵在領導。 “火車跑得快,要靠車頭帶?!敝饕I導要懂得管,分管領導要知道怎樣管。
1、建立中小學音樂教育領導小組,要由校長擔任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學校音樂教師為成員。
2、加強教師隊伍師德建設,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俗話說“教人以言,不如教人以德”,可見師德對于教育學生的重要性。首先要積極組織教師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其次是組織教師學習《教師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等教育法規(guī),使教師能依法從教;再次是要創(chuàng)建師德建設活動載體,開辟活動渠道,拓寬活動內容,開展各項比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有計劃地組織音樂專任教師參加市、縣級的合唱培訓,采取各種措施,不斷提高他們的業(yè)務素質。管理機構要創(chuàng)建學習平臺,搭建溝通渠道。全縣定期舉辦音樂培訓講座,開展教學技能大比武活動,如優(yōu)質課大賽、說課競賽、論文評選、課件制作比賽等,為中青年教師的成熟發(fā)展提供平臺和條件。
4、各校藝體分管領導也要不斷學習,加強音樂教育的管理和指導。調整管理機制,激勵教師參加各類學習培訓。
5、發(fā)揮縣級、鎮(zhèn)級音樂骨干教師的作用,做教師的表率,帶頭上公開課,帶頭搞課題研究,帶頭撰寫教學論文等。
6、充分發(fā)揮音樂學科專任教師的作用,做到專業(yè)專職,嚴格按國家規(guī)定的課程計劃開齊課程,開足課時,上好課程,調動教學積極性,全面實施音樂素質教育。
7、督導各校全面落實豐都教〔2010〕24號文件《關于音樂課程教學質量考核及內容調整的通知》并與績效工資30%獎勵掛鉤,引入教學競爭機制,激勵廣大教師勤奮執(zhí)教,提高教學質量。
二、加強合唱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
由于教材的調整,教師就必須有教材的整合處理能力,這種能力是順應音樂教育改革的時代要求,是個人音樂綜合素質的具體體現,更是素質教育的強烈呼喚。加之音樂藝術教育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關注與重視,提高學生的素質,是適應時代要求,滿足個性發(fā)展需要的歷史任務。
1、各校要切實抓好音樂學科教學計劃的制訂、備課、上課、說課、評課、作業(yè)、輔導、考試、評價等環(huán)節(jié)的落實。
2、深鉆教材。教師要對教材進行全面分析,全面掌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特別是教材進行調整后,部分內容是選學選教的內容,這就必須對所涉及的音樂知識在必學內容中進行結合教學,讓教材得到調整,知識不得丟失。教師還得學會對教材知識的整合處理能力,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和課外資源,讓教學內容更為豐富多彩。
3、優(yōu)化課堂教學,40分鐘求質量。為了保證音樂合唱教學的質量,學校對音樂課的管理要求,做到教學思想現代化,教學目標具體化,教學方法科學化,教學手段多樣化,教學結構合理化,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
4、鞏固好學校合唱隊、班級合唱隊,定期實施合唱培訓輔導,做到學生在課內得到學習,在課外得到延伸和拓展。
5、在合唱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氣息的訓練。首先是要讓學生的歌唱姿勢保持正確,上身直立,兩眼平視前方,雙肩放松,挺胸,收腹。其次是要讓學生吸氣呼氣正確,學會慢吸慢呼、急吸急呼、急吸緩呼、緩吸急呼等。啟發(fā)學生吸氣就是在聞花香、吐氣就像吹蠟燭,讓學生學會氣息的控制。
?。?)聲音的訓練。教師應在合唱訓練時明確指出群體發(fā)聲的要點,讓學生明白合唱不是獨唱,不要去發(fā)揮個性的音調和音色,強調個人的發(fā)聲應與整體的發(fā)聲揉為一體,使所有的學生所發(fā)出的聲音達到高度的統(tǒng)一。要注重通過發(fā)母音“u ”或“l(fā)u”來練好頭聲。
?。?)視唱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視唱技能與興趣,在合唱教學中,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要做到“眼識譜(眼快于口)、手劃拍(統(tǒng)一速度)、耳校音(注意每一聲部的曲調)、口輕唱(包括良好的發(fā)聲)”,音準節(jié)奏準確、均衡。
?。?)合唱的訓練。步驟正確,事半功倍。二聲部學唱順序,采取“先入為主”的方法,即先低后高,為低聲部建立第一印象。合唱教學多用視唱法,指導學生分聲部先后作識譜練習,要求音高準確、節(jié)奏準確。每次練唱用慢速度唱連貫、唱完整。單聲部學會后再進行雙聲部練習,用哼鳴來合唱,唱熟后再填詞合唱。
?。?)藝術的處理。藝術處理是合唱質量的重要表現形式。首先要保證各聲部聲音的整齊、統(tǒng)一,其次聲部間占主導地位的應突出,輔助性旋律應相對弱一些,保持聲部線條清楚。注重作品特點、風格、意境,做到表情歌唱。要求學生在演唱時做到“精力充沛,感情到位”。
三、加強音樂科研管理,打造區(qū)域特色
教育科研是推動學校教育發(fā)展的“第一生產力”。學校要發(fā)展,教育科研要猛進,只有科研才能興校,走“科研興校”之路,也是實現教師由“勤奮型”向“科研型”轉變的發(fā)展之路。目前,全縣音樂科研道路發(fā)展良好,有不少教師成功結題《口琴與歌唱》縣級實驗課題、《構建中小學音樂發(fā)展性教育評價體系研究》市級重點實驗課題,他們都有著豐富的科研實驗經驗,以及全縣還有一支敬業(yè)精神強、專業(yè)素質高的大學??票究埔魳方處熽犖?,有著良好的科研實驗基礎。為了更好地搞好豐都縣中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打造豐都區(qū)域特色,必須在“科研興?!敝飞弦婈柟狻?/P>
1、各學校要成立科研機構。緊緊圍繞合唱教學,立項校級(校本研究)、鎮(zhèn)級、縣級實驗課題,突出研究合唱教學領域里的各種問題,校長要親自管,分管領導要親自抓,音樂專任教師要親手做,讓骨干教師帶頭,讓優(yōu)秀教師起步,讓全體教師參與,人人搏擊科研洪流,逐步形成一支具有教學能力強、科研水平高、培養(yǎng)效果好的充滿戰(zhàn)斗力的一線音樂教師隊伍。
2、建立鄉(xiāng)鎮(zhèn)音樂中心教研組,發(fā)揮縣鎮(zhèn)級音樂骨干教師、教研組長的作用,給他們壓擔子、明確任務和要求,開展音樂教學研究活動。
3、組織科研培訓,舉辦科研講座,組織科研交流,提高科研水平,讓教師互聽互評,取長補短,共同進步,促進科研人員整體素質。
總之,加強音樂教師隊伍的管理、加強音樂合唱教學的管理、加強音樂合唱科研的管理,創(chuàng)建學校合唱教學特色,打造好區(qū)域特色,有利于提升音樂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有利于提高中小學音樂教育質量,有利于培養(yǎng)和造就音樂基礎人才,有利于推進學校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