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的發(fā)源地
粵劇,中國漢族地方戲曲,又稱“廣府大戲”,“廣東梆黃”、“廣東梆子”、“廣東大戲”,是廣東省地方代表戲曲之一。發(fā)源于佛山,其源流可溯道明嘉靖年間。舊時,佛山的粵劇戲班有一個慣例:每年六、七月份,在外演出的各個戲班都會返回佛山,解散舊班底,重組新班。而新班的首場戲定要在祖廟萬福臺上演,審閱通過之后,新班才可以乘著紅船下到廣東四鄉(xiāng)演出。
由于廣府人的先祖來自不同地域,所以粵劇的發(fā)展也受到戈陽腔、昆腔、漢劇、微劇、秦腔等多個劇種的滋潤與影響,取各家之長,自成風格:既與傳統(tǒng)的戲曲文化一脈相承,又具有濃郁的嶺南文化特色。
最初,粵劇演唱用的是桂林話,后來逐漸演變成粵語,流行于兩廣和港澳地區(qū)。隨著廣府人徙居海外開枝散葉,粵劇也變成了世界上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可謂有華人的地方必有粵劇。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說過“昆曲是江南的蘭花,粵劇是南國的紅豆”,把粵劇與中國最古老的昆劇相提并論,給予高度的評價和贊揚,從此,“南國紅豆”成為粵劇的美稱。粵劇不但深受廣東人喜愛,而且深受云、桂人民和港澳同胞以及海外華人的喜愛,是中國最先走向世界的劇種,可見其魅力四射。如今,粵劇劇目已多達一萬一千多個,堪稱世界之最。
它結合廣東本地民間曲調(diào),吸取弋陽腔、昆山腔、秦腔、徽班等地方戲曲的優(yōu)點,逐漸發(fā)展形成,流行于廣東、廣西、香港和澳門等地。
粵劇唱腔以梆子、二黃的板腔體為主,曲牌體為輔。同時保留了南音、粵謳、木魚、龍舟、板眼等廣東民間腔調(diào)。伴奏器材分管弦樂和打擊樂兩種。管弦樂以高胡、二弦、揚琴等樂器為主,打擊樂則有沙鼓、卜魚、高邊鼓、大鈸等。
最初粵劇的角色行當為末、生、旦、凈、丑、外、小、夫、貼、雜10大行,后來簡化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丑生、武生。 粵劇的表演粗獷、質(zhì)樸。好的演員一般都具有耍筋斗、滑索、踩躋、運眼、甩發(fā)、髯口等絕活。
粵劇的傳統(tǒng)劇目,早期有“江湖十八本”。清同治年間,又有《西河會》、《雙結緣》、《雪重冤》等所謂“新江湖十八本”。清光緒中葉,則出現(xiàn)了偏于唱功的“粵劇文靜戲”,如《仕林祭塔》、《黛玉葬花》。建國后,經(jīng)過整理改編的劇目有《寶蓮燈》、《平貴別窯》和《趙子龍催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