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的流派(豫西調)
是河南境內梆子腔系的重要支脈。又叫“西府調”。其前身是“靠山簧”,或稱“靠山吼”、“靠調”。其以洛陽為中心,演唱在豫西各地。又稱“西府調”,或“豫西梆子”。是 乾隆年間流行于河洛一帶的“十字調”梆子腔與傳布在伏牛山麓的“靠山簧” (俗稱“靠調”)相結合的產(chǎn)物。這一新興品種很快代替了長期統(tǒng)治這一區(qū)域 的弋陽腔、亂彈和羅戲,并吸收了它們的有益成份。道、咸以后,連古老的秦 腔(包括蒲劇)也逐步退向澠池以西的熊耳山一帶,越調則沿伊、汝一線逐步 南移,“西府調”的勢力范圍至同、光朝便已明顯形成了以洛陽為中心,東達 鄭州、禹州,包括伊川、欒川在內的18個州縣。豫西調風格蒼勁、悲壯、深 沉、渾厚,其主要特征是以12356為腔體骨干音,以5I?654321為 旋律線。又因“西府”唱法其腔韻多落“豫東調”主音“5”的下五度音即下 屬音“1”,因而又稱“下五音”。傳統(tǒng)演唱全用真聲,大腔大口,贗腔帶“ 咦”,“寒韻”(落4、7?)較多,且長于鼻音,這些特點便 決定了它表現(xiàn)悲劇的突出功能。辛亥革命以后,為反映高亢、昂奮的激情,鄭、洛一帶的“ 高臺班”開始往省會(開封)靠攏,同時也就開始了兩大區(qū)域唱派的交流。1924-1933年間,少數(shù)豫西調演員曾不斷楔入“豫東”搭班,試行“火力 偵察”,但效果均不理想。直到1935年周海水戲班二進開封,始真正站穩(wěn)腳跟 ,打開了局面。由于這次是經(jīng)過了幾個月的精心準備,又組織了包括張同慶、 燕庚、周銀聚、翟彥身、常香玉、湯蘭香等名家在內的強大陣容;更重要的是 :從社會背景看,由于時局逆轉,廣大群眾中產(chǎn)生的悲觀、失望,乃至憤慨情 緒急待宣泄,于是很自然地也就接納了這一流派,以“豫東”的慷慨、激昂,再 輔之以“豫西”之深沉、悲壯,從藝術表現(xiàn)力方面講,正如虎添翼,同時也是 “應運而生”適乎潮流之舉。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三十年代的這一交溶、結合 ,為豫劇此后的繁榮發(fā)展無疑起到了奠基和決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