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戲曲曲藝 > 紹劇 >

紹劇的簡單介紹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8-01-31   點擊:

紹劇原名“紹興亂彈”,又稱“紹興大班”。紹興亂彈興起于清康熙中后期至乾隆年間,20世紀20年代進入上海,俗稱紹興大班,三十年代一度稱為“越劇”,以后“女子文戲”相沼呼為“越劇”,才不復再用此名。紹興亂彈的發(fā)展從其演唱定調角度看,經歷了清康熙年間的尺調亂彈、乾隆年間的正宮亂彈和清末民初至四十年代的小工調亂彈三個階段,從而形成了區(qū)別于浙江其他各路亂彈如浦江亂彈、溫州亂彈和臺州亂彈的獨有特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0年定名為紹劇,形成了劇有定辭(劇作家編劇)、演有定格(導演排戲)、唱有定腔(作曲定腔)、場有定景(舞美設計)的現代劇種。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