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劇的發(fā)展介紹
呂劇作為土生土長的地方劇種,自本世紀初開始登臺亮相,到本世紀中葉達到鼎盛。不僅山東省有呂劇團三十八個,與山東毗鄰的江蘇省部分地區(qū)也有呂劇團,另外,新疆、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凡是有山東人的地方,都有呂劇的旋律在飛揚。五十年代是呂劇的輝煌時期,名角薈萃,新戲迭出,與安徽的黃梅戲同臺進京演出。隨著新《婚姻法》的宣傳,呂劇《李二嫂改嫁》唱紅大江南北。好戲造就名角,名角為劇種爭輝,《天仙配》唱火了嚴鳳英,《李二嫂改嫁》唱紅了郎咸芬。一時間,李二嫂成了多少青年人心中的偶像。那時的山東,幾乎縣縣有專業(yè)的呂劇團,村村有業(yè)余呂劇團,每到地凈場光的農(nóng)閑時節(jié),就是呂劇戲迷們大過戲癮的好時光??h里的專業(yè)劇團下鄉(xiāng)演出,一個場地不演上個十天半月,休想撤臺走人,周圍十里八村,全村男女老少,開演前人已坐滿,散戲后久久不肯離去,不管是大雪飄飄還是寒風刺骨,都阻擋不住人們看戲的熱情。呂劇的旋律隨著雪花飛揚,融落在人心里,尤其是《王漢喜借年》中那讓人耳熟能詳?shù)膬?yōu)美唱段:“大雪飄飄,年除夕,奉母命,到俺岳父家里借年去”引起多少人的情感共鳴。就連借著燈光忙針線的村婦口中,也常會吟出那:“借燈光,我趕忙,飛針走線,做一雙,新鞋兒,好給他穿”那個時代的山東人,幾乎人人都能哼上幾句呂劇唱段,那程度不亞于今天的流行歌曲。
不只是生于斯長于斯的山東人對呂劇情有獨鐘,就連偉人對呂劇也是偏愛有加。為人們所熟知的是,鄧小平第二次復出后抓整頓,“四人幫”橫加干擾,他們讓鄧小平觀看他們攝制的反復辟電影―――《歡騰的小涼河》,小平同志明確表示:不看《歡騰的小涼河》,點名要看呂劇《姊妹易嫁》。此事后來成為“四人幫”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舉出的一個“罪證”,今天則成為呂劇史上的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