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課改專題 > 初中音樂課改 >

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改進的探索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18   點擊:

摘自:《劉健兒教育工作室》

基于二期課改的精神 ,注重于以學生發(fā)展為主體的課程理念,新課標要求下的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總目標下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改革教學過程,促進學生學習方法的改善,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課程實施中的有效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表現(xiàn)與創(chuàng)作,合作與交流,更好地應用于我們的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

一、在音樂課上,加入創(chuàng)編活動及自主評定

在預備年級學唱《哦,十分鐘》時,我讓學生自主分成若干小組創(chuàng)編情景表演。因為下課的十分鐘不是學習的結束,是一種身心的放松,它猶如音樂中的休止符,不是音樂的結束,而是預示著音樂的繼續(xù)。所以讓同學們通過肢體語言,一邊唱一邊將下課的情景描繪出來。課下同學們經(jīng)過構思分組排練,將各自的作品帶到音樂課中展示,有的組是創(chuàng)編舞蹈,有的組是集體舞;有的組加入了課間同學們喜歡的小游戲,有的組還加入道具,如羽毛球,足球,踺子等,將輕松,活潑的樣子展示出來。他們樂在其中,表演的同學和欣賞的同學形成了其樂融融的課堂氛圍。所以,通過創(chuàng)設的音樂環(huán)境,使學生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肢體的動作使學生獲得自由舒展,使其對音樂的情感獲得充分表達,做到了寓教于樂,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又使課堂氣氛生動活潑。

每組表演后,同學們自主評定,學生互評,最終在老師的指導下,評出優(yōu)勝組及優(yōu)秀組,并給予鼓勵。

在預備年級聽賞表演《多來咪》時,觀賞電影《音樂之聲》中女教師瑪麗亞教七個小孩學唱《多來咪》的片斷請七位同學分別扮演劇中七小孩,音樂教師或一同學扮瑪麗亞,即興配樂表演《多來咪》。并進行師生簡評。

在初二教學中,欣賞《對歌》后,根據(jù)原有的曲調,進行歌詞創(chuàng)編,找出這一民歌的特點,一問一答式,我首先創(chuàng)編了一段歌詞,如:我們班級誰最美哎,學習成績錯不了哎,幫助同學做好事哎,做完他(她)還不留名哎。唱給同學們,然后,同學們可以自主創(chuàng)編,再將自己創(chuàng)作的歌詞唱出來,在唱與創(chuàng)編中了解民歌。

二、多媒體教學在音樂課上的應用,使同學們主動參與教學

我將多媒體教學在部分音樂課上的應用后,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聽覺與視覺的結合,既增強了課堂教學的容量,又豐富了教學內(nèi)容,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強了,課堂氛圍很好。教師要注意做好充分的資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充分發(fā)揮好現(xiàn)代媒體教學的功用,以優(yōu)質的音樂感染、感動每一個學生。在八年級的音樂欣賞課中,在講到《民歌》時,體會不同省份的《茉莉花》,了解不同地方民歌的特色。另外,讓同學們自己尋找,民歌及民樂的要素在歌曲中的體現(xiàn),有的同學找到了同一樂曲《彩云追月》的不同演繹風格的作品,有通俗的,民族器樂的,爵士樂的,然后同學們將做好的作業(yè)自我展示,師生共同分享,對比地感受到同一樂曲的不同風格。有的同學,還尋求到了流行音樂中,如《東風破》及《心中的日月》將二胡和琵琶的融入,增強了歌曲的民族韻味。另外,在預備年級的《亞洲采風》這一課的學習中,從聽覺入手,學習印度的民歌時,從《喜瑪拉亞星》中的幾幅圖片中,讓同學們了解印度的風土人情和其中的瑜枷功,以此來了解印度的歌舞風格。在預備年級《銀海樂波》這一課的學習中,請同學們將自己喜愛的,并已準備好做成課件的影視音樂推薦給全班同學共同分享。教師在上課前要把好預審關,教師可在作業(yè)布置時,給同學推薦一些經(jīng)典的,或是現(xiàn)今比較熱門的影視音樂。如獲得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音樂獎的歌曲,或熱播中的韓國電視連續(xù)劇《大長今》中的幾個主題曲的不同演唱版本等。當耳畔響起《大長今》的旋律,這時同學們會異口同聲的把曲名說出來,而感受朝鮮的音樂。

三、通過音樂作品的擴展講解,讓同學們產(chǎn)生共鳴

在高一音樂課《貝多芬》這一課的學習中,從聆聽《命運》入手,感受音樂,并產(chǎn)生一種聽覺與心靈的強有力的震撼,通過他的創(chuàng)作,感受到作曲家為什么會創(chuàng)作出此部作品。在了解他的經(jīng)歷后不難體會到他的創(chuàng)作初衷了,他有個酗酒成性的父親,強迫年少的貝多芬長時間的練習鋼琴,直至他五十歲時,兩耳失聰,但仍堅持創(chuàng)作。

在很多人心目中,《命運》代表著貝多芬;同樣,貝多芬代表著《命運》。《第五 “命運”交響曲》代表了貝多芬的精神、代表了人類永不向自身妥協(xié)的精神!并讓同學們在聆聽了《命運》后在課后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寫出自己的感想,課上與同學們共同分享。

講到音樂作品的音響再現(xiàn)時,我從帕瓦羅蒂的《我的太陽》入手,還以他寬宏包容的音樂態(tài)度、善良廣博的愛心,介紹了這位世界高音之王。同樣讓同們了解其他兩位世界男高音多明戈和卡雷拉斯。最為杰出的音樂大師們于 2001年6月23日,在北京紫禁城午門廣場,為中國喝彩,為奧運放歌。經(jīng)典歌劇的演唱與中國的古老的建筑,構成了中西合璧的藝術氛圍。申奧史的過程中,也有著他們的足跡,北京的光榮也是他們的榮耀。

在《茉莉花》的學習中,我與學生共同探討了在 04年的奧運會的閉幕式上,14名少女她們演繹的《茉莉花》,是民族與現(xiàn)代的結合,讓世界以此了解中國。

四、音樂課中加入了才藝表演

我利用每節(jié)課的 3--5分鐘,請一名同學,進行才藝表演,形式自主決定,可以伴隨著伴奏音樂唱一首歌,可以跳一段舞蹈,沒有藝術特長的同學也可以自主展示,宗旨是將你最好一面展示出來,借音樂課給同學們提供了一個小小的舞臺。之后同學們進行點評,尋找他們各自身上的閃光點,并予以評價。同學們對這一環(huán)節(jié),樂此不疲。

音樂課的目標非單一性,是融知識、技能、情感及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教育為一體。以上就是我開學以來音樂課上的一點親身所感,當然,也存在著不足,我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能夠不斷的改進和提高,也歡迎各位老師的批評指正。

 

站內(nèi)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