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設情境,營造音樂欣賞課的藝術氛圍
摘自:《澄海實驗高級中學》
音樂欣賞是一門審美教育課程,是學生通過聽覺上對音樂的感受引發(fā)一系列的思維、想象從而引起情感的共鳴和美的體驗。音樂審美活動的過程是主體從自身獨特感受的角度出發(fā)賦予音樂以及音樂活動意義的過程。因而作為音樂教師,就應該積極主動去尋找學生在音樂活動中的真實感受,用以構成師生音樂活動中審美體驗充分交流的基礎。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聽----說----聽”的教學模式,即教師只注重課堂上的精辟分析,而忽略了學生的感受,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狀態(tài),慢慢的將會使課堂氣氛顯得枯燥沉悶而最終使音樂喪失了藝術情感和魅力。那么如何打破常規(guī)的教學模式,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去傳遞豐富的音樂內涵,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欣賞活動,最大限度地體驗音樂的靈動與美感呢?筆者認為可以巧妙設計一些課堂意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參與意識,讓音樂在輕松的氣氛中回響。為此,筆者做了如下嘗試:
一、借助文學營造詩意氛圍
音樂與文學有著與生俱來的血緣關系,都是以表達人類情感作為最終目的。這其中詩歌、散文是最為美麗抒情的文體,最能真切、細膩地表達人心中的感覺和轉瞬即逝的微妙思緒??梢哉f,詩歌散文是用來表述音樂最好的語言載體。如果在欣賞教學中能把音樂跟詩歌、散文結合起來,營造一個充滿詩意的美妙意境,可以使學生對音樂美的體驗達到更深的層次。
1、用詩化的語言介紹作品意境。在欣賞作品之前,老師可以根據樂曲的情緒和內涵,用或優(yōu)美抒情或鏗鏘激昂的語言來描繪樂曲的意境,為學生營造聯想的空間。如欣賞《江河水》時,我一邊播放樂曲,一邊用低沉而帶有間歇性的語調朗誦:“是誰在沉思?是誰在輕嘆?是誰的愁怨在寒風中顫抖?是江河水,悠悠的江河水啊,載不走一個悲苦的婦人凄惶的眼淚......”在這種詩化語言的引導下,隨著音樂的一步步展開,學生的情感被牢牢地抓住,深切地體驗曲子所表達的沉痛、無奈和悲憤的情緒。
2、用詩歌和散文與學生交流音樂。在樂曲播放結束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談欣賞感受。教師除了要注意和學生交流以外,還要注意在些表述里搜尋那些比較貼切、生動的素材,再把這些素材組成一篇即興散文,然后隨著音樂或老師自己朗誦,或者讓個別學生朗誦,也可全班一起朗誦。如,欣賞《二泉映月》后,我就根據學生的表述,即興編成這樣一句話:“聽這琴聲,又在訴說些什么?他心中的悲涼,他所經歷的磨難,在陣陣蕭瑟的秋風中低吟。是一個瞎子?還是一個瘸了腿無家可歸的老人?這凄涼的胡琴聲呀,在夜空中回蕩著,吹動著他破舊的衣襟......”當我隨著音樂動情地吟誦,并用眼光不時地與說出這種感受或類似感受的同學進行交流時,同學們既興奮又陶醉,都深深地沉浸在音樂藝術給自己帶來的情感上強烈的共鳴中。除此之外,還可以找一些貼近樂曲意境的詩歌、散文作品,在欣賞完樂曲之后,隨著音樂給學生朗誦。如欣賞《春江花月夜》,我選用了唐代詩人張若虛的樂府詩《春江花月夜》,樂曲的意境和詩的意境渾然一體,借助文學之力,深化了欣賞層次,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欣賞水平。
二、開放話題設置“音樂聊天室”
以“傳遞----接受”為特征的傳統(tǒng)教學結構常使學生被動地接受老師所傳遞的各種音樂信息,努力迎合教師的審美觀,這經常是造成學生對精心編制的教材內容缺乏興趣的重要原因。在欣賞課教學中設置“聊音樂”的意境可以改變這種傳遞式的教學模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通過學生自主地參與活動,達到更高的音樂欣賞學習效率。
1、課前準備。課前的準備非常重要,直接影響著課堂效果。教師在上課前必須先擬好聊天的主題和環(huán)節(jié)。在這一點上,必須在教材的基礎上挖掘更深更廣的內容,包括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風格,作曲家的生平、性格、創(chuàng)作風格等等。并布置學生事先查閱有關資料,熟悉作品,預習課本知識,然后巧妙設計聊天話題。這樣可以避免聊天過程的隨意、混亂、冷場或流于形式。如在欣賞《貝多芬第五(命運)交響曲》第一樂章時,在布置學生準備好有關資料以后,我設計了這樣的話題:一、大家所知道的貝多芬;二、貝多芬和交響樂;三、命運的主題;四、在音樂中尋找貝多芬。聊天話題的設置要適應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能超過學生所掌握的音樂知識、聽辨能力和欣賞能力,也即不能過深,也不能過廣,否則學生無法配合,就變成老師在唱獨角戲,失去了“聊音樂”的意義。
2、課室的設置。創(chuàng)設“聊天”意境,課室的布置應改變那種課桌對著黑板,學生面對老師的模式,可模擬電視娛樂節(jié)目的形式,對課桌進行調整,正前方是老師或主持人的位置,其余三面則是課桌的擺放點,學生可分組入座,教室里最好不設講臺,因為講臺容易使老師和學生產生距離感。可在黑板旁邊放一個小小的司儀臺,或椅子和茶幾。還可在適當的地方掛上一些相關的圖片,增加氣氛。這樣新穎、別致,富于藝術氣氛的環(huán)境,更便于師生的交流,學生也會有輕松、愉快的心情去參加音樂活動。
3、教師的角色。在“聊天”的課堂意境中,教師應盡量淡化自己“老師”的身份,扮演主持人或組織者的角色,把“聊”的主要任務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地去感受、探索音樂,利用他們原有的審美經驗和新獲得的審美知識,通過不斷的聆聽、表敘、討論來達到對作品更深刻的理解和體驗,老師只做必要的糾正和適當的引導、總結。這樣才能使音樂欣賞課真正脫離原來“傳遞-接受”的教學模式,達到尊重學生感受,發(fā)揮主體積極性的目的。
三、激勵參與創(chuàng)設演藝小舞臺
音樂作品不僅要理性地去認識,更須感性地去體驗。因而我們在音樂欣賞教學中,不妨采用“活動-體驗”的教學方式,把課堂變成一個演藝小舞臺,挖掘學生主體活動的潛能,讓學生用各種不同的表演形式參與音樂教學活動,如:演唱、演奏、指揮、即興表演等等。學生的表演可能會有點稚拙,不夠完整或顯得生硬,但通過參與這樣的活動,他們對音樂的理解比光聽老師的講解要深刻得多。因為這樣的課堂意境,可以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活動中,不僅僅單純的聆聽、感受音樂,而且參與到音樂的表現,把自己對作品的體會演繹出來,用藝術的魅力來感染自己。比如在欣賞《黃河大合唱》的《河邊對口曲》時,我請了四名同學上臺,兩位同學進行表演唱,一位同學吹口琴,另一位同學用木魚打著簡單的節(jié)奏為他們伴奏,這時教室里所有的目光都注視著表演者,帶著鼓勵和羨慕。幾組輪流下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整個課堂的氣氛非?;钴S。在欣賞歌劇《白毛女》第一幕《北風吹》的時候,我請一男一女兩位學生分別扮演喜兒和楊白勞,伴著音樂進行表演,我則在旁邊用生動清晰,抑揚頓挫的語言加以解說。學生的表演非常投入,跟音樂和解說的配合也非常默契,這種生動有趣的表演方式也感染了其他的同學,他們也隨著音樂輕輕哼唱起來,音樂形象變得更加生動和富有感染力。這種“演藝小舞臺”意境的創(chuàng)設,不僅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對欣賞音樂的興趣,也起到培養(yǎng)學生感知音樂創(chuàng)造能力,發(fā)展其音樂才能的教學效果。
以上是本人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如何巧妙設置意境的一點探索,對發(fā)揮學生主體意識,提高教學效果所做的一些嘗試。當然,音樂欣賞課的重點是“欣賞”,即從“聽”中去感受作品。但我們要盡量讓學生主動地聽,用心地聽,輕松地聽,感受得深刻,感受得豐富。因此,如果提高和加強音樂課堂的意境設計,會使每一節(jié)音樂欣賞課更加精彩、有趣、生動、活潑,對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欣賞興趣,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陶冶學生審美情操等都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