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反思點評 > 高中音樂反思 >

《流行風》教學案例分析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摘自:《養(yǎng)正中學》

教學案例;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 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引導學生以開放的心態(tài),正確審視通俗音樂文化。開拓視野,樹立多元文化的價值觀。

( 2)過程與方法:

以聆聽為主,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并運用探究、比較、合作等方法學習。

( 3)知識與技能:

在聆聽、感受、體驗歌曲的基礎上,了解通俗音樂的基本特征,熟悉、了解經典歌曲,并用健康向上的審美標準認識通俗音樂的社會價值。

[教學重點]

( 1)介紹通俗音樂的基本特征。

( 2)賞析歌曲《在那遙遠的地方》、《思念》。

[教學難點]

( 1)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提高學生對通俗音樂的了解和鑒賞水平。

( 2)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通俗音樂的社會價值。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道具]電腦、幻燈機、電子琴、鋼琴、吉他、多媒體課件

教材分析

1、《在那遙遠的地方》

收錄于臺灣流行歌手王力宏的《心中的日月》專輯,全新的“ Chinked-Out”曲風,與流行樂壇的“東方嘻哈風”互相呼應。從這張專輯開始,王力宏向中國元素全面取材進行創(chuàng)作。像這首半原創(chuàng)歌曲《在那遙遠的地方》,它的伴奏音樂還加入了蒙古族特殊的“呼麥”片段。歌曲A段以說唱方式演唱,B段則在R&B的節(jié)奏下,將西部歌王王洛賓所創(chuàng)作的民歌《在那遙遠的地方》直接加入到歌曲中,用通俗唱法演唱。

2、《思念》

作于 1987年。1988年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演出后,受到廣大聽眾的歡迎,成為我國通俗歌曲創(chuàng)作中的成功之作。歌曲表達了人生離合帶來的失落和哀怨,借偶然飛臨窗口的蝴蝶引出“為何你一去便無消息了,直把思念積壓在我心頭”的惆悵。歌曲為兩段體,A段為分解和弦式的旋律,在較低的隱去娓娓道出油然而生的思念之情;B段以離調的手法引向高音區(qū),跳躍跌宕,帶有呼喊性的歌唱表達了無可奈何的哀怨“又把聚會當成一次分手”。這種開始低吟,繼而高唱,然后在延長的高音上結束,是常見的通俗歌曲的寫法。

詞、曲作家介紹

1、谷建芬(1935--)女作曲家,山東人。畢業(yè)于沈陽音樂學院,現(xiàn)在中央歌舞團工作。本世紀70年代末以來創(chuàng)作了許多為青年人喜愛的歌曲。代表作品有《八十年代的新一輩》、《歌聲與微笑》、《思念》等。

2、喬羽(1927--)詞作家、劇作家、音樂文學理論家,山東濟寧人,1946年入晉察魯豫邊區(qū)大學學習。畢業(yè)后任職于華北大學三部戲劇創(chuàng)作室,開始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新中國成立后,先后任職于中央戲劇學院、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文化部劇本創(chuàng)作室、中國歌劇舞劇劇院。主要歌詞作品有:《我的祖國》、《祖國頌》、《讓我們蕩起雙槳》等等。曾參與音樂史詩《東方紅》的創(chuàng)作。電影文學劇本《紅孩子》、《劉三姐》等。

音樂知識

1、通俗音樂概述

通俗音樂,一般指結構短小、輕松活潑、通俗易懂的聲樂或器樂作品。它與精心創(chuàng)作、經過長期歷史檢驗而成為傳世經典的古典音樂、民間音樂不同,許多都隨著社會文化思潮的變遷而流行或消逝。其中更有不少商業(yè)化的、格調低下的庸俗作品。

2、通俗音樂的特點

( 1)內容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以愛情主題居多,也有表現(xiàn)理想、反映社會矛盾、揭露黑暗面的。

( 2)強調娛樂性,風格多樣化,大多輕松或狂熱,并且有一定的舞蹈性。

( 3)結構短小,表演即興性強,旋律易于記憶、學習。

( 4)節(jié)奏鮮明、強烈,多采用固定節(jié)拍和固定節(jié)奏。

( 5)和聲手法簡明、樸實。

( 6)樂隊編制精悍,配器力求發(fā)揮不同樂器的特色,電子技術的使用使音色更為豐富。

( 7)歌唱方法多樣,但以強調人的自然音色為主。吐字清晰、情感真切、風格多樣。

( 8)表演時多與形體動作相結合。

教學流程

教學內容與師生互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1、課前播放片段:王力宏2006臺北小巨蛋“蓋世英雄演唱會”序幕。

2、回顧鄉(xiāng)土音樂知識,請學生演唱南音《直入花園》片斷。

3、師生交流,引出課題,介紹世界音樂的分類情況。

營造學習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新課教學內容做準備。

 

讓學生分辨清楚民間音樂、古典音樂、現(xiàn)代音樂、通俗音樂四個音樂種類,

新課教學

一、體裁知識

 

 

 

 

 

 

 

二、歌曲賞析

 

 

 

 

 

(一)整體介紹

(二)師生交流,歸納通俗音樂的基本特征:

1、旋律

2、表演

3、節(jié)奏(教師用電子琴示范幾組鼓點節(jié)奏)

4、樂隊

( 1)帶著問題欣賞樂隊SOLO片段,問題:片段中出現(xiàn)了哪些常見的樂隊樂器?

( 2)簡要介紹電聲樂器、和音、DJ音樂。

( 3)請一位學生介紹電吉他,并表演。

5、通過多個音頻片段對比、介紹通俗唱法、嗓音特色。

6、通俗音樂與民間音樂、古典音樂對比

( 1)古典音樂“精華”

( 2)通俗音樂“糟粕”:歌詞取材、社會影響與社會價值

( 3)通俗音樂與民間音樂緊密聯(lián)系,體現(xiàn)“通俗性”。

(一)《在那遙遠的地方》

1、最新流行曲風介紹。

2、帶問題欣賞:除了通俗唱法外,片段中還出現(xiàn)了什么特殊的唱法。(蒙族“呼麥”)

3、提問:“采風”目的。

(二)《思念》

1、介紹詞、曲作家。

2、欣賞毛阿敏演唱版本。

3、教師范唱,講解歌曲曲式結構。

4、全體學生學唱。

 

以學生歸納為主,教師總結為輔,通過豐富的視頻片段,介紹通俗音樂基本特征。

教師示范演奏,讓學生更近距離接觸流行歌曲的幾種節(jié)奏類型。

由熟悉樂器的學生進行介紹,并示范演奏,更具有說服力。

 

將多個音頻片段進行對比聆聽,讓學生能更容易的掌握流行音樂演唱特色。

 

 

進行良好的課程內容過渡,讓學生掌握最新流行音樂動態(tài),并了解“東方嘻哈風”的創(chuàng)作素材與內容。

 

介紹精品老歌,讓學生學會分辨通俗音樂的優(yōu)、劣。

拓展與探究

欣賞《我只在乎你》 MTV

學生演唱

從經典歌曲,過渡到較新的流行歌曲,給學生提供展示空間,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通俗音樂的發(fā)展。

小結

通俗歌曲的社會價值

引導學生正確選擇

課外實踐

就通俗音樂存在的種種現(xiàn)象提出看法,撰寫一篇小論文

深化對通俗音樂的認識

教師小結:

在高考升學率的壓力下 ,各學科很自然地形成了“主科”和“副科”的概念。藝術學科雖然處于“副科”的劣勢地位,卻比其他主科科目更早進入了教學改革的行列。這是在新課程的改革體制下開展高中音樂鑒賞課的第一個學年。如何能夠將一堂高中音樂鑒賞課上得生動、符合新課程改革標準要求,而且又不落俗套,已經成為很多高中音樂教師非常頭疼的問題。

根據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 “給學生提供富于美感的音樂藝術作品,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在學生感性積累和認知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而在音樂藝術實踐活動中發(fā)現(xiàn)、探究、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要求,本次公開課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教學設想。但是在幾個方面還是存在了一些問題:

( 1)由于教學經驗不足,課程容量大,在時間的把握上不足。

( 2)教學設備不足。有部分學生反映,音響效果不好,影響了他們的欣賞注意力。

( 3)音樂作品體裁知識的講解、曲式結構的分析需更精練些。

( 4)師生互動方面需加強。教學過程中,沒能兼顧到所有學生,有厚此失彼之嫌。

( 5)在設計有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上,沒能將學生的自主討論、現(xiàn)場發(fā)揮的表演更好地融入到課堂中,所以課程的“常態(tài)課”姿態(tài)呈現(xiàn)得不是很自然。

雖然存在不少問題,然而,從學生調查問卷的結果反應來看,這堂課還是受到了大多數(shù)學生的肯定和歡迎,特別是課程最后呈現(xiàn)的網絡視頻相冊 “永遠的11班”打動了他們。很多老師認為,現(xiàn)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了。其實不然。教師在準備教學設計時的點滴良苦用心,學生是很容易在課堂中感受到的。用心準備,是教師上好一堂課最重要的前提條件。而一堂課背后的美育教育成效也往往要比德育教育重要得多。堅持嚴謹教學的作風不僅益于教學的開展,更是益于學生的教育。

作為藝術學科的教師,我會繼續(xù)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質和綜合素質,以身作則,更好地教會學生如何感受、感知 “美”,讓學生們更容易被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所感動。

以上便是我在這堂公開課后所總結出的幾點體會、認識。

教學評議:

1.評議者:課堂氣氛活躍,注意挖掘學生潛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2.評議者:上得很像音樂課,有音樂味,將音樂帶來的美的熏陶進行到底。

3.評議者:能通過老師和學生的介紹和演練,使學生認識與分析曲的體裁知識和表演特點;建議:應適當調整教材內容,同教材外內容的比重,不宜令人造成喧賓奪主之感。

4.評議者:教師能夠很好地把握課堂,教態(tài)自然,善于運用多媒體手段,展示豐富多彩的“通俗音樂”內容,通過學生自彈自唱及欣賞著名流行歌手演唱以及歷年來的流行歌曲的欣賞,使學生了解了通俗音樂的基本特征。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踴躍回答,積極參與互動,是一堂成功的音樂課。

5.評議者:課堂氣氛輕松活躍,課堂內容豐富多彩,師生互動得當學生參與教學,示范效果顯著。

6.評議者:充分運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有效地整合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聆聽中感受和體驗通俗音樂文化,極大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水平。不足:老師的講授偏多一些,學生的自由探究略少一點,影響到學生的主體性發(fā)揮。

7.評議者:教學語言生動,課堂駕馭輕松,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參與性,懂得學習!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