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新唱風》教學案例分析
摘自:《新思考網(wǎng)》
授課老師:文玲
授課年級:高一
[教材]自主研發(fā)
[課題]民歌新唱
【教學理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在設計“民歌新唱”這一課時,以現(xiàn)代高中生感興趣的通俗唱法為切入點滲透民族音樂,力圖通過用聆聽、對比、分析、探討、表演等方法,讓學生了解民歌通俗唱的風格特征,并感受、體驗和表現(xiàn)音樂的美,體現(xiàn)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yǎng)興趣愛好,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這四個基本理念,并貫穿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
【教學目標】
①對比欣賞同一首民歌的傳統(tǒng)民族演唱風格和通俗演唱風格。以聆聽《瀏陽河》、《茉莉花》的不同演唱版本為主要切入點,感受和體驗歌曲的音樂情緒,并在此基礎上認識其題材、體裁及音樂風格,通過鑒賞和比較同一首歌的不同演唱風格,讓同學們了解生活中很多流行歌曲的一些創(chuàng)作素材都是取源于民族音樂,讓他們感覺其實民族音樂離她們并不遠。
②在聆聽、感受、體驗歌曲的基礎上,使同學們在喜愛的民歌新唱歌曲中了解我國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能用健康向上的審美標準認識通俗音樂的社會價值,引導學生積極的進行歌曲創(chuàng)作并能夠有表情、輕松自如地進行演繹,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教學內容】
1、聆聽三種不同演唱版本的《瀏陽河》即:黑鴨子合唱版本、原生態(tài)演唱版本、民族唱法演唱版本(老師范唱)
2、《茉莉花》即:原生態(tài)演唱版本和梁靜茹通俗演唱版本
【教學重點】
通過對同一首歌曲不同風格演唱的對比鑒賞與感受,讓同學們了解民歌新唱的幾種形式,進一步挖掘歌曲的內涵。
【教學難點】
讓學生積極理解、參與、體驗,創(chuàng)作并表現(xiàn)“民歌新唱”。
【教學教具】
【教學過程】
一、在教學過程中,我將采用目標教學模式進行。
導入:(2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興趣引入法+前提測評)
超女演繹民歌MTV和提問導入
(情景創(chuàng)設:由課前播放超女決賽中《民歌戲曲連唱》的MTV做文章,激發(fā)興趣。首先引導學生對民歌新唱這一形式的認知,然后再提問)
問:對民歌新唱的看法,你了解民歌新唱有哪些形式?即“新”是如何體現(xiàn)的?
答:民歌用通俗唱法演繹的一些特征。
〔此時學生說的一定很淺顯且良莠不分,對此引出下文,“刮”起課堂“民歌新唱風”?!?
二、感受、體驗與認知(兩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三步驟,第二環(huán)節(jié):兩步驟。)
我用感性到理性的教學法。采用聽--想--觀看--討論的程序,讓他們聽三首歌曲不同演唱風格(傳統(tǒng)民族唱法與通俗唱法)的旋律片段,了解每一種演繹方式的風格特點及表現(xiàn)情緒等。
1、結合多媒體畫面欣賞音樂:精選代表性的民歌通俗唱的曲目(對比鑒賞、感受與體驗)
①三種不同版本的《瀏陽河》:黑鴨子合唱版本、原生態(tài)演唱版本和老師用民族唱法范唱版本。
【設計意圖】在同學們說出自己喜歡的演唱版本理由中,可以引導其對歌曲風格、特色、歌詞、旋律、演唱情感等各方面不同特征進行辨別,提高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并讓同學們了解民歌新唱的第一種形式:即用通俗唱法演唱民歌,并利用現(xiàn)代高科技技輔助手段,如:配樂、燈光、音響等現(xiàn)代化輔助手段去演繹民歌的形式。
②聆聽《茉莉花》:原生態(tài)演唱版本與梁靜茹通俗演唱版本
2、導學達標
(1)讓學生再舉一些民歌新唱的例子,(刀郎、王力宏演唱的歌曲、斯琴格日勒演唱的《山歌好比春江水》,花心由日本民謠改編等等),并對民歌新唱的形式進行總結,同時結合現(xiàn)代流行歌壇的一些現(xiàn)象談談對民歌新唱的看法。(學生踴躍發(fā)言,各抒己見)
(2)老師小結:省略
【設計意圖】高中新課標指出音樂鑒賞主要通過聆聽和感受音樂及對音樂歷史與文化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評價、判斷能力。以上環(huán)節(jié)通過聆聽不同內容、不同情緒、不同演唱風格的歌曲,目的在于其一是讓學生養(yǎng)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其二是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和評價判斷能力,同時也為課堂拓展部分,即辯論賽和學生民歌新唱表演環(huán)節(jié)作鋪墊。
三、拓展與創(chuàng)造(小小辯論賽+學生上臺表演)
1、以組為單位開展小小辯論賽
1、請學生代表上臺表演(自創(chuàng)自唱民歌新唱的歌曲)
如:《小河淌水》即興配上新的旋律,用rap形式演唱《茉莉花》或邊跳邊唱,邊彈邊唱等等。
【設計意圖】通過該形式,讓學生參與音樂實踐,使他們在富于個性的表演中獲得音樂審美體驗,了解簡單的音樂知識和演唱、演奏、舞蹈等表演技能。通過實踐,增強學習音樂的自信心,培養(yǎng)良好的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
四、課堂小結
1、學生自我小結:概括民歌新唱的形式及簡言本課收獲。(略)
2、教師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欣賞、對比、分析了民歌新唱的幾種形式,也對現(xiàn)代我國民歌與流行歌曲的融合進行了探討,相信同學們對民歌新唱及民歌的一些演唱風格有了一個新的認識,這一點從剛才大家的表演中老師已經(jīng)感覺到了,同時,從你們的辯論賽中老師也察覺到同學們有較強的分析事物的能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在此,老師留給大家一個思考題:“衡量一首曲子是陽春白雪或是下里巴人、是健康或低俗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請同學們課后一起思考和探討,我們下節(jié)課再做交流。
【設計感言】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彪S著高中音樂課程的改革,面對煥然一新的教學內容,如何讓學生在興趣課堂中接受更多的知識,便是每個教師所面對和思考的問題?!懊窀栊鲁边@一課的內容,是自己根據(jù)現(xiàn)代社會的一種音樂潮流,再結合學生知識現(xiàn)狀而自創(chuàng)的教學內容,乍看上去課題顯得很寬泛和生疏,可能認為學生會摸不找頭緒而提不起興趣,其實不然。學生喜歡流行歌曲,對于民歌等民族音樂不感冒這是很正常的,他們說民歌離他們太遠,找不到感覺。但是我從民歌通俗唱的角度去引導學生,不但迎合了學生的品位(對通俗唱法感興趣),同時讓他們適當?shù)牧私饬艘恍┟窀?、民族音樂,提高了學生音樂審美能力。我也曾有過完全迎合學生的品味,用他們推薦的音樂來上音樂課的念頭,但經(jīng)過再三的權衡,我毅然放棄了這一念頭。如果說因為音樂的內容離學生太遠就放棄,那么歷史課豈不是不用上了,所以,我平常還是選擇一些高雅、藝術價值較高,能更好的提高學生音樂文化修養(yǎng)的內容。但我會注意引導方法,比如民歌新唱這一課就是從學生喜愛的流行音樂中再滲透民族音樂,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民族音樂的熏陶,了解民族音樂文化。事實證明,學生們是一個潛能極大的群體,關鍵是教師怎樣去發(fā)掘他們、引導他們。我認為,本課設計特點之一在于通過鑒賞、分析、對比等讓學生初步了解并知道了民歌新唱的概念及形式,通過討論、創(chuàng)造、表演等讓學生感受、體驗和參與了課堂音樂表演活動,并通過這些活動,增強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自信心,同時也培養(yǎng)了良好的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其次,本課的最后提出這個問題是想讓學生明白,無論是民族唱法也好,通俗唱法也罷,他們都體現(xiàn)了音樂的民族性與流行性,它們都只不過是歌唱藝術的一種形式,并無好與壞、高雅與低俗之分,只要歌曲的主題內容是健康積極向上的,那么,無論用哪種方法去演唱,它都是美好的。
當然,本課還存在不少缺點,其中許多細節(jié)還待斟酌改進和提高,我想,作為一名新時期音樂教師,只有不斷學習,善于思考,勇于探索,與時俱進,才能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培育出一朵朵絢麗的“音樂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