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反思點評 > 小學音樂反思 >

小學一年級音樂《母雞叫咯咯》聽課記錄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摘自:《小學資源網(wǎng)》

課堂紀錄

一、律動放松心情。

出示課件錄像:請你跟我這樣做。我就跟你這樣做。

師生一起隨錄像做動作。

二、設(shè)置情境導(dǎo)入。

師帶上早準備好的“小咕咚”頭飾。

“小朋友們,你認識我嗎?”

“對了,我是小咕咚,是紅果果和綠泡泡的好朋友,還是咕咚農(nóng)場的主人,我的農(nóng)場里有好多的小動物,你們愿意和我們一起玩耍嗎?看小象來了,伸出你的長鼻子和小象一起跳舞吧!”

播放音像課件:《兩只小象》

師生一起邊唱邊跳。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到我的大母雞了嗎?幫我找找吧!我想起來了,大母雞可能是去下蛋了。母雞下蛋是怎樣叫的?

生模仿母雞下蛋的聲音。

三、感受歌曲《母雞叫咯咯》。

1、聽錄音范唱。

帶著問題:找出哪一句歌詞是母雞下蛋后的叫聲。

生答:叫咯咯。

2、理解歌詞。

師:母雞下蛋后是怎樣告訴人們“我下蛋了”!

“脖子伸伸,兩翼撲撲,向人報喜添快樂。”

3、指名表演“脖子伸伸,兩翼撲撲”。同時指導(dǎo)學生理解“兩翼”的意思。

4、指導(dǎo)學生帶著高興的心情用動作表現(xiàn)“向人報喜添快樂”。

5、師拍節(jié)奏,生隨節(jié)奏讀歌詞。

四、學唱歌曲《母雞叫咯咯》。

1、師彈琴,生唱。

2、分辨和表示聲音的強弱。

(1)出示實物鈴鼓,師敲擊,生分辨強還是弱。

(2)師:你可以用身體的那個部位也來拍擊表示聲音的強、弱?

生:拍手跺腳;拍手拍腿;拍手拍肩。

3、板書:mfmp

師講解這兩個符號表示中強、中弱。

4、重點學唱“脖子伸伸,兩翼撲撲,向人報喜添快樂?!边@一句。

五、學習表演。

1、師:小朋友們,大母雞把雞蛋下在什么地方?

生用動作表現(xiàn)母雞下蛋。嘴里發(fā)出“撲”的聲音。

2、師:母雞下蛋以后心情怎樣?用動作表現(xiàn)母雞的高興心情吧。

3、師生一起隨音樂表演動作。

4、指名到黑板前表演。

教師指一名學生,再讓學生自己自由挑選小伙伴一起表演。

六、打擊樂伴奏。

1、師:小朋友們,老師在你們的桌洞里藏了一件小禮物,拿出來說一說它叫什么名字?怎樣演奏呢?

師演示響板,生學習。放在左手心里,右手拍擊。

2、師:想一想,那兩個字最能體現(xiàn)母雞高興的心情?(叫咯咯。)演唱時在哪里加響板伴奏比較合適呢?

生:在母雞叫的地方加響板伴奏比較合適。

3、給學生一分鐘時間自由練習。

4、指名板前表演。

七、拓展創(chuàng)編。

師:大母雞高興地心情感染了咕咚農(nóng)場的其他小朋友,他們也來湊熱鬧了,看誰來了?

課件展示小青蛙、小貓、小鴨圖片。

1、選擇小貓編歌詞。

師:小貓怎樣叫?(叫喵喵)小貓捉住老鼠怎樣表現(xiàn)高興的心情?(絨毛抖抖,尾巴搖搖。)

師生一邊創(chuàng)編,一邊用課件展示。

2、小鴨怎樣叫?(叫嘎嘎)小鴨捉住小魚后怎樣表現(xiàn)高興的心情?(翅膀扇扇,屁股搖搖。)

八、律動結(jié)束。

師:紅果果、綠泡泡還有好朋友托托來了,讓我們一起來做手指操。

課件播放音像手指操。師生一起隨音樂學做手指操。

師生一起唱再見歌。

課后評議

身為一個音樂老師,如何上好音樂課,如何讓學生喜歡音樂學科,如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使音樂藝術(shù)達到凈化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啟迪學生智慧的目的,使學生養(yǎng)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shù)、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聽了《母雞叫咯咯》這節(jié)音樂課后,我感受頗深。

一、扎實的音樂基本功師上好音樂課的前提。

作為一個音樂教師,音樂基本功是很重要的因素,沒有扎實的基本功,就談不上一節(jié)成功的音樂課。在這堂音樂課中,無論是教師的彈,還是教師的唱;無論是教師的表演,還是教師的語言、教態(tài),都顯示了一個音樂教師扎實的音樂素養(yǎng)。正是因為有了過硬的基本功,學生才能很快進入狀態(tài),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好這堂音樂課。

二、構(gòu)思新穎,銜接巧妙、自如。

本課教學教師巧妙的利用了中央電視臺少兒節(jié)目《智慧樹》的開頭和結(jié)尾,中間則用其中的人物串聯(lián),在學生熟悉的場景中,學生不知不覺就融入了故事情節(jié)之間,銜接自如,課堂教學流利順暢,保持了課堂教學的整體性。

三、語言符合孩子的特點,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性,易于被孩子接受。

孫老師自始至終都有優(yōu)美的肢體語言和具有童趣的兒童語言教學,和孩子們?nèi)跒橐粋€整體。例如:老師帶上頭飾扮演小咕咚,我是小咕咚,是紅果果和綠泡泡的好朋友,還是咕咚農(nóng)場的主人,我的農(nóng)場里有好多的小動物,你們愿意和我們一起玩耍嗎?看小象來了,伸出你的長鼻子和小象一起跳舞吧!”“小朋友們,你們看到我的大母雞了嗎?幫我找找吧!我想起來了,大母雞可能是去下蛋了?!边@些語言都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四、運用多媒體手段,視聽結(jié)合,聲像一體,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五、利用舞蹈和肢體語言充分調(diào)動學生興趣,抓住學生的心里,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創(chuàng)設(shè)了學生積極參與、互動的教學情境,圓滿為難成教學任務(wù)。

不足:教師選擇伴奏調(diào)號有點高,應(yīng)當根據(jù)學生的音域特點選擇合適的調(diào)號伴奏


站內(nèi)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fù)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quán)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uán),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