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鋼琴彈奏中的讀譜法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8-03-11 點擊:
常青
從事鋼琴教學和伴奏以來,不止一次地有學生、同行與我談起鋼琴教學和彈奏中運用何種唱名法讀譜更科學的問題,在這里我想就具體的用法談一些心得體會。
一、固定唱名法和首調唱名法的特點
鋼琴彈奏像視唱練耳,也存在固定與首調之分,但由于鋼琴是和聲樂器,因此讀譜比視唱要復雜得多。固定唱名法在鋼琴視譜時,二十四個大小調的音階與和聲關系隨調性不同有著絕對的音高位置,直觀簡單,但音高把握比較難;首調唱名法則是在視譜時,主音do或la隨著調號調性的變化和轉調的出現(xiàn),重新定位在線譜不同的線間和琴鍵位置。在聽覺上對音階與和聲是一種相對的音高關系,只存在大調小調兩種調式及五聲調式幾種基本調式的感覺和區(qū)別。
二、在對幼兒、兒童鋼琴教學中應用固定唱名法
幼童在聽覺極為單純而敏感,對音高的記憶力極強,應該用固定唱名法讀譜彈琴。另外他們沒有那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來重新排列每個調的唱名位置和在鍵盤上的位置。我們常用的《小湯普森鋼琴教程》在第一冊后部和第二冊前部就出現(xiàn)了F大調和G大調,拜厄鋼琴教程在五十多條也開始出現(xiàn)了G大調。試想對一個學琴才幾個月,才剛認識一個八度以內的音符的兒童來說,好不容易才熟悉五線譜上和鋼琴上中央C附近的幾個固定音符,接著就讓他們用首調唱名法來學習F大調和G大調上音符重新排列的新的唱名位置,這就改變已經在琴童大腦中剛建立的固定位置與音高聯(lián)系,所以用首調唱名法是不明智的。從長遠著想,對兒童也不能采用首調唱名法教學了,隨著鋼琴程度不斷加深,彈到轉調頻繁的十二平均律,音樂展開變化巨大的奏鳴曲和用十二音序列等現(xiàn)代技法創(chuàng)作的無調性作品時,首調唱名法將會無所適從,力不從心。
三、在鋼琴程度較深的學琴者中也應用固定唱名法
對于學琴程度較深的學琴者來說,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本身就具有固定音概念并形成了牢固的視覺和聽覺聯(lián)系(即線譜上的每個線與間和鋼琴上的每個琴鍵位置都形成了固定的音高條件反射和感覺)。反之,另一類學琴者不具備這種能力。對前者來說,毫無疑問他們的音高概念與鍵盤和線譜上的位置是固定統(tǒng)一的,用固定唱名讀譜時他們是輕松自如的。但也有一種特例,就是我們會遇到用首調唱名法極容易解決的情況,即在異調性上彈奏不同調性的同一首作品,比如彈奏經改編簡化過的舒伯特g小調《音樂的瞬間》(威爾編世界兒童名曲選),突然再讓他彈奏原譜的f小調的《音樂的瞬間》,即便遇到這種情況也不可用首調唱名法,而是應借用視唱練耳中學過的移調的辦法,將旋律與和聲織體整體挪移的方法,搜索腦中先前建立的該曲的運動方位感覺,然后把這種運動和方位感覺搬到新的調性中來視譜彈奏就顯得輕而易舉了。
對于不具有固定唱名音高聽覺的學琴者,在彈奏程度較深的樂曲時,為了避免視譜與聽覺的交叉干擾,也應用固定唱名法視譜。熟悉的曲目在聽覺上,大腦印象中容易建立首調的
常青
從事鋼琴教學和伴奏以來,不止一次地有學生、同行與我談起鋼琴教學和彈奏中運用何種唱名法讀譜更科學的問題,在這里我想就具體的用法談一些心得體會。
一、固定唱名法和首調唱名法的特點
鋼琴彈奏像視唱練耳,也存在固定與首調之分,但由于鋼琴是和聲樂器,因此讀譜比視唱要復雜得多。固定唱名法在鋼琴視譜時,二十四個大小調的音階與和聲關系隨調性不同有著絕對的音高位置,直觀簡單,但音高把握比較難;首調唱名法則是在視譜時,主音do或la隨著調號調性的變化和轉調的出現(xiàn),重新定位在線譜不同的線間和琴鍵位置。在聽覺上對音階與和聲是一種相對的音高關系,只存在大調小調兩種調式及五聲調式幾種基本調式的感覺和區(qū)別。
二、在對幼兒、兒童鋼琴教學中應用固定唱名法
幼童在聽覺極為單純而敏感,對音高的記憶力極強,應該用固定唱名法讀譜彈琴。另外他們沒有那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來重新排列每個調的唱名位置和在鍵盤上的位置。我們常用的《小湯普森鋼琴教程》在第一冊后部和第二冊前部就出現(xiàn)了F大調和G大調,拜厄鋼琴教程在五十多條也開始出現(xiàn)了G大調。試想對一個學琴才幾個月,才剛認識一個八度以內的音符的兒童來說,好不容易才熟悉五線譜上和鋼琴上中央C附近的幾個固定音符,接著就讓他們用首調唱名法來學習F大調和G大調上音符重新排列的新的唱名位置,這就改變已經在琴童大腦中剛建立的固定位置與音高聯(lián)系,所以用首調唱名法是不明智的。從長遠著想,對兒童也不能采用首調唱名法教學了,隨著鋼琴程度不斷加深,彈到轉調頻繁的十二平均律,音樂展開變化巨大的奏鳴曲和用十二音序列等現(xiàn)代技法創(chuàng)作的無調性作品時,首調唱名法將會無所適從,力不從心。
三、在鋼琴程度較深的學琴者中也應用固定唱名法
對于學琴程度較深的學琴者來說,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本身就具有固定音概念并形成了牢固的視覺和聽覺聯(lián)系(即線譜上的每個線與間和鋼琴上的每個琴鍵位置都形成了固定的音高條件反射和感覺)。反之,另一類學琴者不具備這種能力。對前者來說,毫無疑問他們的音高概念與鍵盤和線譜上的位置是固定統(tǒng)一的,用固定唱名讀譜時他們是輕松自如的。但也有一種特例,就是我們會遇到用首調唱名法極容易解決的情況,即在異調性上彈奏不同調性的同一首作品,比如彈奏經改編簡化過的舒伯特g小調《音樂的瞬間》(威爾編世界兒童名曲選),突然再讓他彈奏原譜的f小調的《音樂的瞬間》,即便遇到這種情況也不可用首調唱名法,而是應借用視唱練耳中學過的移調的辦法,將旋律與和聲織體整體挪移的方法,搜索腦中先前建立的該曲的運動方位感覺,然后把這種運動和方位感覺搬到新的調性中來視譜彈奏就顯得輕而易舉了。
對于不具有固定唱名音高聽覺的學琴者,在彈奏程度較深的樂曲時,為了避免視譜與聽覺的交叉干擾,也應用固定唱名法視譜。熟悉的曲目在聽覺上,大腦印象中容易建立首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