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劇的藝術特點有哪些
川劇在音樂唱腔方面的最大特點在于,它是由昆腔、高腔、胡琴、彈戲、燈戲五種不同聲腔組成的,這在中國劇種中都是十分罕見的。
昆腔的唱腔基本上保持原“蘇昆”的特點:腔調(diào)曲折婉轉,節(jié)奏較緩慢,特別講究發(fā)音吐字的準確性。伴奏樂器以笛為主,打擊樂中必須加上蘇鑼、蘇鈸。唱腔的曲牌尚存一百多支,如[點絳唇]、[香柳娘]等,絕大多數(shù)與高腔曲牌名稱相同,但曲調(diào)不同。曲牌運用時,以多支組合的套曲為主,川劇呼之為“成堂曲牌”。
高腔是川劇中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一種聲腔形式,主要特點是:行腔自由,為徒歌式,不用伴奏,只用一副拍板和鼓點調(diào)劑節(jié)奏高腔的唱腔高昂響亮,婉轉悠揚,鏗鏘有力,并有幫腔和之。打擊樂采用大鑼大鼓,貫穿于曲牌始終,使幫、打、唱三者緊密結合在一起。在演唱過程中,宣敘調(diào)與詠嘆調(diào)交替使用,幫腔與唱腔互為增輝,加之以密鑼緊鼓的配合,能使舞臺氣氛變化無窮。
高腔的曲牌十分豐富,據(jù)傳約三百多支,常用曲牌亦有近百支左右。曲牌的結構,包括起腔、立柱和掃尾三部分。另外,高腔曲牌中還有所謂“重腔”、“犯腔”、“鉆腔”、“滾腔”、“飛腔”、“咿腔”、“嗚腔”、“啊腔”的區(qū)分。
高腔音樂最有特色的還是它的幫腔。建國前,川劇的幫腔主要是由鼓師領腔,其它樂工人員幫腔。建國后,專門配備了嗓音較好的女幫腔隊。幫腔可起到定調(diào),描述環(huán)境,制造舞臺氣氛,提示劇中人物的內(nèi)心感情,代表第三者對劇中人物的評價等作用。
胡琴腔分二黃和西皮兩大類,伴奏樂器以小提琴和川二胡為主,并有嗩吶和笛子的吹奏,適于表現(xiàn)各種情緒。
彈戲是一種唱梆子腔的聲腔,包括情緒極不相同的兩類曲調(diào):一類叫“甜平”,表現(xiàn)欣喜、歡樂的感情。一類叫“苦平”,表現(xiàn)悲哀、凄苦的感情。板式有“一字”、“二流”、“三板”、“垛板”、“倒板”等。
燈戲音樂稱為“燈調(diào)”。樂曲一般比較短小,節(jié)奏鮮明,旋律明快,聽來有輕松活潑的感覺,長于表現(xiàn)詼諧風趣的喜劇場面。燈調(diào)在運用時,也采用曲牌相連接的形式,但因樂曲比較短小,一般只四句、六句或上下句,所以演唱時,一首(段)樂曲大多配上若干不同的唱詞反復地唱。曲牌(調(diào))較多。伴奏樂器主要是“大筒筒胡琴”,這種胡琴的琴桿粗而短,琴筒較大,音略帶“嗡”音,建國后加進了川二胡之類的弦樂器。
川戲鑼鼓在川劇音樂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除在戲中起伴奏作用外,還直接表現(xiàn)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常用的小鼓、堂鼓、大鑼、大鈸、小鑼(兼鉸子)統(tǒng)稱為“五方”,加上弦樂、嗩吶為六方,由小鼓指揮。演唱時,由于鑼鼓貫穿其間,使唱、做、念、打幾方面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川劇藝術特有的風格。同時,川劇鑼鼓在整個川劇舞臺藝術中起著特殊重要的作用,僅鑼鼓曲牌就有三百支左右。川劇鑼鼓還常用作為音響效果,行船時雙槳劃動的聲音、潺潺的流水聲、嘩嘩奔流的灘聲、颯颯的風聲和灑灑的雨聲,以及搬動沉重物體的撞擊聲等,都能比較真實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
此外,川劇的表演還有一項絕技--變臉。川劇的臉譜能不停地變化十幾種,而其它劇種的變臉一次只能變一到兩個臉譜。川劇中的變臉是由特殊的機關和演員的技藝結合在一起的,真正達到了不留痕跡的境界,在所有的變臉技藝中川劇當屬最高超的。
在長期發(fā)展過程中,由于各種聲腔流行的地區(qū)和藝人師承關系的不同,在表演方面形成了川劇的幾種流派,有旦行的浣(花仙)派、丑行傅(三乾)派、曹(俊臣,武生、武丑,有“曹大王”的贊稱)派等,主要以杰出藝人稱派。同時,還有因河道,也就是流行地區(qū)不同而被分為:川西派(以高腔、燈戲為主)、資陽河派(以高腔為主)、川北派(以唱彈戲為主)、川東派(以唱胡琴為主)四派,就是川劇界所謂的“四條河道”。
川西派(又稱“成都河”或“中河道”),活動以成都為中心的川西壩子和綿陽地區(qū)與成都交界的部分縣,原以唱高腔和燈戲為主,先后出現(xiàn)的著名演員中有蔣蘭亭、康子林、蕭楷成、周慕蓮等。清末民初,外省的京戲和漢劇流傳成都演唱,不少“玩友”下海專習胡琴腔,兼之一些文人(如黃吉安)參與創(chuàng)作和修改劇本,使川西派的胡琴腔也逐漸興盛起來,形成具有獨特風格的所謂“壩調(diào)”,有“川胡琴正宗”之稱。所謂劇目多“列國戲”、“三國戲”,文辭典雅,唱腔圓潤而華麗;在打擊樂方面多加“花鑼鼓”,打得較緊湊多采。
資陽河派,包括資中、資陽、自貢、內(nèi)江、瀘州等地,擅長高腔,同時兼唱昆腔。在藝術上從音樂到表演都嚴格謹遵川劇的傳統(tǒng)要求。尤其是幫腔,毫不馬虎,不但“頭子”要幫完,“犯腔”、“掃腔”也要幫夠,幫腔時從不亂加“呵、呃”之類的虛字,而且音隨字轉。講白干凈利落,并十分考究音韻和諧。在打擊樂方面,堅決反對使用“花鑼鼓”(不按多余的鑼鼓),講求鑼鼓的韻味,三眼一板很嚴格;對鑼鼓的緊、松、快、慢和音響的輕重都很注重。
川北河派的戲路范圍包括以南充為中心的西充、三臺、遂寧、閬中等地。由于川北與陜西連界,陜西的地方戲如秦腔、漢調(diào)二黃等常在這一帶演出,對川班影響甚大,所以多以唱彈戲為主。所演劇目多“本頭戲”(即大幕戲),如彈劇的春(《春秋配》)、梅(《梅降褻》)、花(《花田錯》)、苦(《苦節(jié)傳》)等。其劇本結構比較嚴謹,上場引子下場詩注意前后呼應。唱腔和講白中多川北土音,如“劉”、“?!辈环?,“黃”、“房”不分等。
川東派的流行區(qū)域主要以重慶為中心的川東一帶。由于重慶是商業(yè)中心,各省商賈常云集于此,所以外來的地方戲甚多,因此形成川樂派的特點是戲路雜,聲腔多樣化。雖以胡琴腔為主,卻是“川”夾“京”或“川”夾“漢”的腔調(diào),與成都的“壩調(diào)”相比,顯示出迥然不同的風格。
上述“四條河道”的藝術特點,隨著五種聲腔的同臺演出和各地文化交流的日趨頻繁,各流派之間,一直在互相取長補短,相得益彰,不斷向前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