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音樂管理論文 >

陶行知生活教育中的詩歌畫

作者:齊從容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值此"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逝世六十周年之際,全國各地的"陶研會"等教育組織紛紛開展一
  
些紀念活動.陶行知一生致力于中華國民新教育事業(yè)中處處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作出了許許多多

感人的業(yè)績:在他的"教,學,做合一"的"生活與創(chuàng)新教育"活動中又時時身體力行地運用詩,歌,畫等

藝術形式來啟發(fā)教育青少年"學以致用","手腦并用".....從而大大地培養(yǎng)和了他們自立自學的能力,

為國家造就了無數具有開拓型,創(chuàng)新型的棟梁之材!

    在陶行知的學生中不僅有著名地政治家,文學家[如張勁夫,吳雍宜等]還有不少音樂家.比如:當今

著名的音樂教育家,作曲家杜鳴心教授,就是在陶先生的苦心栽培下成長和成才的.日前杜教授是

這樣回憶他的恩師和往事的----

    1937年上海淞滬抗戰(zhàn)爆發(fā),杜鳴心的父親為了抗擊日寇的侵占上海的暴行,在著名的蘇州河保衛(wèi)

戰(zhàn)的炮火中英勇犧牲,當時他和母親正在湖北鄉(xiāng)下度著荒年.正值上小學的杜鳴心忽然得知父親陣

亡的消息心中悲痛不已!戰(zhàn)亂中的孤兒寡母在困苦中相依為命.母親為了讓他繼續(xù)求學,便割舍了

戀子之情,送他到當時由宋慶齡主辦的戰(zhàn)時難童收容所,并隨著大批撤退的人馬輾轉來到四川永川

縣的戰(zhàn)時兒童第二保健院.1939年初,國家教育委員陶行知先生在重慶創(chuàng)辦了"育才學校".建校之前

他令專家和老師們分別到后方各個保育院去選拔一批具有一定藝術天賦的兒童來進修培養(yǎng).為此,

 當時杜鳴心所在的第二保健院舉行了一次文藝演出.那時,杜鳴心平生第一次登臺演唱了大合唱

<<流亡三部曲>>并且擔任了獨唱和領唱.他動情的唱道:"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由于他有著

類似的親身經歷,演唱時便充滿了激情,兩眼含著熱淚用他那稚氣的童聲,表達了人們愛國思鄉(xiāng)和

立志報國的悲憤之情!"育才學校"前來招考的任宏先生,從杜鳴心的歌聲中發(fā)現他有一定的音樂天

賦.便立碼決定選拔杜鳴心到"育才學校"音樂組去學習.在那里他終于見到了響往已久的敬愛的陶

行知校長和眾多的音樂專家們!

   當時"育才學校"建立在重慶郊區(qū)北碚的鳳凰山上.當時的音樂組教師有著名的作曲家,音樂家

綠汀,歌唱家任宏,作曲家任光等.并且由賀綠汀先生直接教杜鳴心彈鋼琴和視唱練耳;<<漁光曲的

作曲者任光親自教他樂理,作曲,和聲理論等課程.他們一群孩子雖然過著穿草鞋,吃稀飯的困苦生

活,但是他和小伙伴們的學習興趣都很高漲.都把學校當成自己的家.他們在唱著陶校長在南京曉

莊師范時編創(chuàng)的<<鋤頭歌>>的同時,又常常被陶先生寫的<<育才校歌>>的精神所激勵著:

                                               我們是鳳凰山的兒女,

                                               我們是鳳凰山的小主人.

                                               鳳凰山是我們的家,

                                               我們的學校,我們的樂園,我們的世界!

                                               我們要虛心,虛心,再虛心!

                                               承認我們一無所知,一無所能.

                                               我們要學習,學習,再學習!

                                               學習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

                                               我們要貢獻,貢獻,再貢獻!

                                               要實現文化為公天下為公!

    1941年初,震驚世界的皖南事變爆發(fā).一時間時局變得更加緊張.許多在育才學校任教的中共黨員

和進步教師,紛紛奔赴延安和各個解放區(qū)以及南洋各國.賀綠汀先生和任光先生此時也走了!在缺

少專業(yè)教員的情況下,陶行知先生依然堅持把"育才學校"辦下去!他鼓勵大家:要互相學習,大同學

教小同學,并且要"自立,自學".并用他親自寫的"校訓"語重心長地教導大家: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

                                                自己的活兒自己干!

                                                靠人,靠天,靠祖先,

                                                不算是好漢!

   在陶先生的引導下,學校開展了"小先生辦學"活動.陶校長號召學生:能寫的寫,能畫的畫,能演的

演,能唱的唱!把我們自己的本領全部拿出來!在這種少有教師指導,多靠自學,互學的氛圍中,大家看

到學校的墻報上有一首小詩<<看誰功勞高>>,這是一首號召大家團結一致,抗擊日寇的兒童詩歌.

詩句雖然很簡單但它卻激起了杜鳴心要為父報仇,為國而戰(zhàn)的決心和勇氣.于是他便拿起了筆為這

首小詩歌譜上了曲子.不久便在全校的晚會上,由杜鳴心自彈自唱了這首歌,頓時,受到了師生們熱

烈地歡迎!有人說:從這首歌里能夠感受到賀綠汀先生的音樂風格,這也是老師傳給他的心血結晶!

  據說,這首詩歌是由陶先生親自撰寫修訂的"墻頭槍桿詩".當時,杜鳴心只有十二歲還是第一次為

小詩譜曲,并在校內外廣泛流傳.看似十分簡單,幼稚而樸素的旋律,卻仍然讓人們在半個多世紀以

后,難以忘懷:                               
                                                            看誰功勞高
                                                                                           陶行知 詞
                                                                                           杜鳴心 曲
                                   1=E    4/4               信心百倍地: 
                                                                   .                                         .
                                  1 .2   1216   2 2 . | 5 .1   6553    5 5 .  | 3 .5   6561  3 3 . | 2 .5   3216  1 1 . ||
                                村前  流水 長喲,  村后  青山  高啊!   勇敢 殺日 寇喲,  看誰 功勞 高喲!

    陶行知先生們1939年10月至1944年9月,在重慶北碚主持"育才學校"時期,曾經為木刻畫家沈叔羊

[字云樵] 先生所刻繪的武訓先生像題詩作歌.原名為:"武訓先生像贊".1946年8月陶行知先生在上

海病逝后,曾被上海武訓學校頂為"校歌",陶行知先生歷來崇敬武訓"忘我育人"的刻苦"興學精神"!

這首詩也是陶先生為武訓寫的一首<<武訓歌>>,并且還是由他的學生杜鳴心譜曲.后來"育才學

校" 由重慶返